过般若庵

重轩瘦立曲栏头,岛屿青微冷枕流。
望眼解随沙水转,赏心真与岸云浮。
平分野色连延屋,点破江光相趁舟。
般若空宗深得义,森罗元不碍人休。

作品评述

《过般若庵》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轩瘦立曲栏头,
岛屿青微冷枕流。
望眼解随沙水转,
赏心真与岸云浮。
平分野色连延屋,
点破江光相趁舟。
般若空宗深得义,
森罗元不碍人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般若庵的情景。他站在曲折的栏杆旁边,望着青葱的小岛,微风吹过使得江水显得凉意盎然。他的目光随着沙和水的流动而变化,内心的愉悦与静谧如同岸边的云朵漂浮。

赏析:
这首诗情景交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解脱。诗人站在般若庵的重轩之上,曲折的栏杆增添了一种凝重的氛围。岛屿青葱,微风吹过使得江水显得凉爽,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诗人的目光随着沙和水的转动而变化,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安宁。他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云朵一起漂浮在岸边。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宁静、解脱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诗中还出现了般若空宗的意象,般若空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强调“般若空”,意味着领悟空性和真理的境界。诗人通过般若空宗的意象,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崇敬和追求。般若空宗深得义,森罗元不碍人休,意味着真正领悟佛法的人不会被尘世的琐碎所困扰,能够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隽永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通过欣赏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融入,以及他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野人于我有何情,半掩柴门向月明。深夜欲眠眠未著,一丛寒木一猿声。

头上尘冠岂易弹,匣中长剑箧中丹。放怀风月真余事,好向朝廷策治安。

池东如月弦,池西如月弓。池北千丈屏,倒影碧波中。

簪组十年梦,园庐今夕情。谁怜故乡月,复映碧潭生。皓彩松上见,寒光波际轻。还将孤赏意,暂寄玉琴声。

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昨夜青楼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细拾残红书怨泣。流水急。不知那个传消息。

警报环四面至,急符寓一分宽。吾儿行矣无怨,太守似元次山。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惯听山头五夜钟,忽惊孤枕景阳风。明朝乐事知何限,定自无人拜德公。

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先生醉矣。是事忘之矣。欲友古贤谁可矣。严子真其人矣。问渠辛苦征鞍。何如自在渔竿。终办一丘隐计、西湖鸥鹭平安。

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冕旒仰止,冠剑相连。八音合奏,万物齐宣。常陈盛礼,愿永千年。

千万人丛裹,应难一一寻。政须真具眼,始可与关心。匠手斤忘堊,禅机芥遇针。绝弦吾欲理,忽复有知音。

君王嫌妾妒,闭妾在长门。舞袖垂新宠,愁眉结旧恩。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羞被夭桃笑,看春独不言。

未见此老人已前,上是天下是地。既是此老人之后,山是山水是水。一别五十年,恩怨通身是。没量大人,抬脚不起,累了儿兮累了孙,恼乱春风何日已。

一饱便满意,百年才转头。何怜不空合,为问亦何求。黄卷仍舍卷,清樽自劝酬。吊湘儿辈事,何地着閒愁。

西楼赏雪眼偏明,次第身疑在水晶。千片万片巧妆地,半舞半飞斜犯楹。形如玉悄依还碎,体似杨花又更轻。谁谓天尘有羁客,一般对酒两般情。

冰泥断道雪塞门,远坊累日无行人。卧闻喧呼谁叩阍,稚子往问鹿骇奔。黄生学诗用力新,急手疾口如翻盆。冲风踏冻送七言,要令寒屋回春温。是时积阴又黄昏,叫闹索火惊四邻。迩来结字稳且匀,岂不见我参寥君。嗟吾老矣心尚存,後来得子空马群。径须赤手缚麒麟,四大海水一口吞。

昔日僧繇所画鱼,三十六鳞依翠浦。徐高画中多画鱼,鼓鳞扬鬣今为图。古人妙画犹不朽,今人妙处古未有。郭丹青者冠古今,天下画鱼第一手。画到妙处手应心,心匠巧甚机智深。纸上溶溶一溪水,放出鲦鲿二三尾。金鳞锦鬣红玉鬐,圉圉洋洋戏波里。小鱼如针同队行,噞喁水面随风萍。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眼、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