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作

诗到眉山自一家,也将正命摄於邪。
巧裁大涤天成景,戏咏庭蛟与洞鸦。

作品评述

《祷雨作》是宋代诗人高定子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祷雨的场景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邪恶势力的抗争。

诗中的第一句“诗到眉山自一家”表达了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他将自己的心境与眉山的景色相融合,传递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情感。接着,诗句“也将正命摄於邪”揭示了作者对邪恶势力的警惕和反抗态度。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诗作来唤起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关注,抵制邪恶势力的侵蚀。

诗中的“巧裁大涤天成景,戏咏庭蛟与洞鸦”一句,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通过“巧裁”这个词,形容作者精心构思,将自然景色表示得恰到好处。而“大涤天成景”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洗涤和净化之美的赞叹。诗中提到的“庭蛟与洞鸦”是两种神话中的生物,诗人以戏谑的口吻描写它们,既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又展现了作者对神秘与奇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以诗作为媒介,传达了自己对邪恶势力的警示,呼唤人们保持正义的心态,抵制邪恶的侵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诙谐的戏谑,这首诗展示了高定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高定子(?~一二四七),字瞻叔,号着斋,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郪县主簿。歷知丹棱县,知长宁军、绵州。召爲刑部郎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太常少卿,累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吏部尚书、修国史、实录院修撰。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签书枢密院事。三年,除参知政事。因忤时相致仕。七年卒。有《存着斋文集》,已佚。事见《续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一四,《宋史》卷四○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诗词推荐

落日行人断,深秋暝雨残。一声烟树外,千里暮山寒。倦鸟方知止,哀猿冷未安。萧萧风叶下,时有野僧还。

茅结两閒月,白云分半间。利名俱拚舍,云月共清閒。来辙元无俗,论交赖有山。谢渠梁上燕,社后又飞还。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地将灵气吐林峦,至宝曾淘瓦砾间。若把图经重校定,此山宜唤作金山。

晚风寂寂树阴阴,松不悲鸣竹不吟。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剌口说山林。

腊雪初销上古台,桑郊向日彩旗开。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老去每惊新岁换,病多能使壮心摧。自嗟空有东阳瘦,览物◇无八咏才。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花萼相承二月时,深红浅紫总皆宜。好春安得长为主,落叶那能再上枝。灿漫不因晴日丽,披离非为晚风吹。世间荣耀霎时事,误尺世人人不知。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三杯暖寒酒,一榻竹亭前。为爱梅花月,终宵不肯眠。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过了清明又一旬,不闻杜琮免伤情。算渠会得羁人意,应向山林僻处鸣。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折。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却说巴山,此时怀抱那时节。寒香深处话别。病来浑瘦损,懒赋情切。太白闲云,新丰旧雨,多少英游消歇。回潮似咽。送一点秋心,故人天末。江影沈沈,露凉鸥梦阔。

澡灌新宜白毡巾,睡余臞面涤昏尘。三薰衣润乘沉麝,一沃汤柔和芷辛。衰发任从清镜脱,壮心不逐故书陈。清平孤闷将何事,燕坐移时定谷神。

子云鸱夷如大壶,日醉自不妨著书。盛酒借沽太勤劬,铸铜为榼计未疏。古人制器俭复真,不似后世镂金银。一罂湛湛致坐侧,时与周旋真可人。

炉峰袅袅晓烟轻,云入屏帏一枕清。高兴自应无世累,独于妾马未忘情。

复旦风云合,丹心日月明。江神回朗照,霁色向来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