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作品评述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从远方被贬谪的官员安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已经过了三年他已经忘记了回归的思念。我们同心愿意牵手,他乘着驿骑来到我的门前。他离开了这个帝国的乡间,前去朝见皇帝,向他呈递军书,表达自己的心意。曾经作为勇敢的战士,他曾经是皇家的骑兵,此刻他望着明亮的太阳,泪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中文译文: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离远方谪官安然接受命运,三年已忘记归乡之思。我愿与他相牵之手,他驾驭驿骑来到我家门前。他离开故乡,前往京城拜见皇帝,向皇帝递交军书以表心意。曾经是勇敢的骑兵,他向太阳祈祷,眼泪打湿了他的衣服。

诗意和赏析: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是綦毋潜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首描写离乡别井、奔赴官职的诗词。诗人在诗中展示了被贬谪的官员坦然接受命运的态度,以及与他共同送别的人的深情厚意。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被贬谪的官员,他对于自己的流亡状态已经达到了心安理得的程度,忘记了回乡的思恋。而他的知交好友则表达了与他共同患难的情谊,并承诺会与他共同牵手,为他送行。诗人在表达友情的同时,也表现了离别的哀愁和无奈。

诗中的官员离开了故乡,前往京城拜见皇帝,这是他职位的改变,同时也是他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他曾经是金马客,意味着他曾经是皇家的骑兵,有着崇高的荣誉。正因为如此,他对于自己的离乡之情更加深厚,望着明亮的太阳,他已经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悲伤,泪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官员离开故乡、前往京城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时代背景下官员的命运无常,以及被逼离乡的苦楚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练,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人生变迁的追忆和思考。

作者介绍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的生平

  綦毋潜(692年-749年,綦音qí),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落第返乡。开元十四年,又赴京考试,终于进士及第,授宜寿导尉、左拾遗。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在此期间,曾返乡省亲,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与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张九龄相见,并以诗作唱酬。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萌发了归隐之志,便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这带的名山胜迹。留传至今的诗也多描写风光之作。

  天宝初(742年),綦毋潜返洛阳、长安谋求复官。天宝十一年任左拾遗,享从八品,后长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乱”爆发,他再度归隐,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带。此后不知所终,享年65岁左右。

  綦毋潜虽然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

  綦毋潜诗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鲜明,善于抒发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把山势、溪水、晚风、小舟描写得轻灵生动,诗歌的视野也十分开阔,际夜、南斗、潭烟、林月,仿佛把人带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联翩。 《题栖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评论为有影响的好诗。王维在《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中写道:“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表现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运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纯朴的风范。可以看出,王维与綦毋潜不仅人情谊、文情浓,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綦毋潜虽然为仕不顺,官最高为五品著作郎,安史之乱爆发后,再度归隐,但未返故里,仍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但其才名却盛于当时,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都过从甚密。王维有《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李颀有《送綦潜三谒房给事》等唱酬记载。

  《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卷26首,内容多为与上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的评价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初唐、盛唐诗人的名字同列,“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逊、祖泳、刘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河岳英灵集》的评议是:“潜诗屹峭茜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历代诗评家也基本上持此观点。从内容上说,他的诗多为山水纪游,咏赞自然风光,也即是《唐人才子传》所说的“善写方外之情”。从诗作的风格上讲,他的诗以清丽典雅,恬淡适然为特色,作为这一特色的代表,历代诗选家均以《春泛若耶溪》为最。

  《唐才子传》载: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授宜寿尉,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终著作郎。与李端同时。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曰:“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有集一卷行世。

诗词推荐

谁易阿谁难,多闻不透关。忽解空无我,内海更藏山。

东郊青帻拜春回,迎得阳和次第来。风向乌竿千里应,气随鱼钥九重开。

明朝欲别采芝翁,吟遶阶前苦竹丛。贬谪入山非美退,此中争敢逐冥鸿。

一点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独颦眉。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

翦刀叶畔戏鱼回,帔子花头舞蝶来。领略年光属闲客,一樽自劝不须推。

将军北伐辞前殿,恩诏催排苑中宴。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山川图籍上有司,张掖酒泉开郡县。

公余不惮陟崔嵬,三到谢公池上来。下视众山俱培塿,俯窥尘世尽氛埃。松生清籁醒人耳,花褪残红堕酒杯。喜与诸君同胜赏,莫辞一醉少徘徊。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雇景物,为尔老南徐。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昼呼竹舆,暮咏归涂。既不舍于斯须,共必迩于海岳之故庐。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乐,乃犹奠居。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孝友追前辈,雍容具典刑。人荣老莱服,天陨少微星。玉润联三杰,金籯擅一经。平生垫巾操,不愧伯恭铭。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既登飞云舫,愿奏清风琴。高岸立旗戟,潜蛟失浮沉。威棱护斯浸,魍魉逃所侵。山态变初霁,水声流新音。耳目极眺听,潺湲与嶔岑。谁言柳太守,空有白蘋吟。

不到青云志未休,近来何事却悲秋。短檠双目元无恙,快读读书莫浪愁。

灵从何从,圣从何起。五通六通,不是不是。今日天宁,如何指示,齐之以礼。

天气冷涵秋,川长鱼正游。虽知能避网,犹恐误吞钩。已绝登门望,曾无点额忧。因思濠上乐,旷达是庄周。

长松夹道摇苍烟,十里绝如灵隐前。不见素鹅青嶂里,空馀碧水白云边。氛埃斗脱三千界,潇洒疑通十九泉。五月人间正炎热,清凉一觉北窗眠。

十载吾庐信不通,偶来仁里一尊同。心惊人物如江左,眼净林塘似洛中。著日晶明松下雪,弄波萧瑟竹间风。浇花酿酒勤料理,作记东园有醉翁。

同作花根叶,复作叶前花。花中七姊妹,并蒂复连丫。盈盈二八月,引蔓如蓬麻。春风时见面,秋月明朱华。一旦离长蔓,袅袅天之涯。北柯恋南条,风飘素云遮。柔茎与绿叶,望望长风沙。

凡物从来遇合难,烂甜中故有微酸。自怜生晚空同姓,不得杨妃带笑看。

皎皎复团团,何人剪素纨。驱萤临几席,扑蝶近阑干。似月惊朝见,生风变夏寒。时移当日弃,莫怨网乘鸾。

足轻横桂易潇湘,背负唐瓢李贺臧。何者江山非痛快,孰云杖屦是乾忙。马迁南历靡遗记,陆贾北归元俭装。徒折梅花寄消息,家人眉岂不空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