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
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
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
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
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
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作品评述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
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
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
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
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
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他的表弟程之邵奉议的,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担任泗州知州的赞美和期望。诗中首先通过比喻,赞美程之邵奉议有出色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将他比作千里马,希望他能实现百里程的目标。

接下来,诗人称赞程之邵奉议自主自持,马心自为计,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然后,诗人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的欣赏之情,他在北部地区任职两年,口口相传有他的好声望。

诗中还描绘了程之邵奉议的性格特点,他谈笑之间显得聪明机智,不需要靠权力和声势来建立自己的声望。他的才华和清廉正直如同铜虎一般,能够净化人们的眼睛,使人看到真实的世界。

最后,诗人劝告程之邵奉议不要过于追求权势和名利,民生之事并不足为重,更应注重保持自己的力量和身心的健康。他用马儿畏惧繁缨的形象来表示,不应迷失在权势的追逐中,要保持清醒和谨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的赞美和期望。通过马的比喻,诗人赞扬了程之邵奉议的才能和志向,并对他的坚定和自主性表示赞赏。诗中没有华丽的修辞,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诗人对程之邵奉议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不靠权势和声势来建立自己的声望,而是凭借自身的才华和清廉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诗人也敦促程之邵奉议要保持谨慎和清醒,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注重身心的健康和民生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笔触勾勒出了程之邵奉议的形象,展示了苏辙对于清廉官员和真正有为之士的赞美和期望。这首诗词充满了鼓励和劝诫的意味,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
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
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
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
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
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中文译文:
表弟程之邵奉议担任泗州知州,
马儿拥有千里之足,所期望的是百里之程。
马儿内心自有谋划,整日安然行进。
有何人志向四方而愿意轻易以千金购买?
我表弟具有才智,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在北部地区任职两年,万口传颂着他的美名。
他以谈笑中的聪明伶俐取代了敲榜求官的方式。
如获得珍贵的铜虎,清澈明亮地洗净了人们的眼睛。
处理民事虽然不足以显示其才能,但当他处理鱼肉时却充分表现。
负重珍贵,宜保留余力,过度饱食会伤害生命。
大路上的骏马并不可见,它们低头畏惧繁缨。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他的表弟程之邵奉议的,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望。诗人通过马的形象,赞扬程之邵奉议的才能和志向,希望他能够实现远大的目标。马儿自有谋划,整日行进,象征程之邵奉议自主自律的精神。诗人称赞他的智慧和洞察力,表达了对他在北部地区工作两年的赞誉,他的美名广为传颂。诗中还强调了程之邵奉议通过聪明才智和正直清廉来建立声望,而非靠权势和声势。诗人告诫他保持清醒和谨慎,不要过于追求权势和名利,要注重身心的健康。最后,诗人以大路上的骏马低头畏惧繁缨的形象,表达了不应迷失在权势的追逐中,要保持清醒和谨慎的含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的赞美和期望。马儿的形象被巧妙地运用,突出了程之邵奉议的才干和志向。诗词表达了对他自主自律和坚定前行的认可,以及他在北部地区工作两年所获得的美名。诗人通过对程之邵奉议的描绘,强调了他以智慧和正直赢得声望的品质,表达了对清廉官员和真正有为之士的赞美和期望。整首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久羡庞眉鹤发。闻望孔堂煊赫。信得彭乔仙,秘授长生真诀。奇特。奇特。吕望师周时节。才过中秋六日。对此称觞欣怿。双凤戏莱衣,金缕轻调莺舌。难得。难得。九九算犹千百。

乱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结茅屋。柴扉寂寂掩苍苔,书院萧萧倚修竹。閒云满堑白日长,咿唔朝暮声琅琅。芸窗纸破漏月影,石砚水满涵天光。风尘频动遍丘壑,此处怡然有真乐。门静应无俗客过,茅深不怕秋风恶。高人有才济当路,会见徵贤日三顾。愧我飘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处。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有駜有駜,駜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有駜有駜,駜彼乘駽。夙夜在公,在公载燕。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穀,诒孙子。于胥乐兮!

诸缘眼病花,长安几万家。露地白牛稳,休夸鹿牛车。

越王台上我同游,越女楼中君独留。燕子日长宜把酒,鲤鱼风起莫行舟。江山有待伟人出,天地不仁前辈休。何处如今觅巢许,欲将心事与渠谋。

朝钦厥庸。出尹京畿。回受太仆。四牡騑騑。绿耳盈箱。翠华葳蕤。勋齐庭实。增国之晖。

胸次玲珑达事端,入山买屋贮清寒。奉亲最乐危时见,与俗相忘实处看。閒辍琴书翻兔册,旋添竹树隔牛阑。疏衣淡饭门多闭,章甫何妨独旧冠。

墙根蟋蟀鸣不休,夜宿学省高梧秋。昏灯钉壁照孤坐,悲风揽肠生百忧。久从尘事非我意,直有烂醉为身谋。谁能摆落世俗累,愿敝肥马同轻裘。

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嵌空华阳洞,重叠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天姿信为异,时用非所任。磨刀不如砺,捣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万金。岂伊造物者,独能知我心。

草昧群龙鬬,英雄接上游。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须知火尽烟无益,一夜栏边说向僧。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试听紫骝歌乐府,何如騄骥舞华冈。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夜雪满庭鸡失晨,琼田早出不惊尘。急须卷冻铺黄道,欲看灯山万万人。浊醪时饮十分杯,万象溟濛晓气皑。醉倒篮舆夜归去,金吾宁复识谁哉。

花占枝头忺日焙。金汞初抽,火鼎铅华退。还似瘢痕涂獭髓。胭脂淡抹微酣醉。数朵折来春槛外。欲染清香,只许梅相对。不是临风珠蓓蕾。山童隔竹休敲碎。

乾坤秋更老,听鼓角,壮边声。纵马蹙重山,舟横沧海,戮虎诛鲸。笑入蛮烟瘴雾,看旌麾、一举要澄清。仰报九重圣德,俯怜四海苍生。一尊别后短长亭。寒日促行程。甚翠袖停杯,红裙住舞,有语君听。鹏翼岂从高举,卷天南地北日升平。记取归来时候,海棠风里相迎。

不时徇铺路纵横,小队戎衣自出城。天假汉儿灯一炬,旁人只道是官行。

疏疏窗似秋蛩室,叠叠书如春鹊巢。大耋何妨尚弦诵,小诗时亦杂谈嘲。

柏子薰衣眉晕销,女垣榆影冷萧萧。屏山一枕游方梦,横锡飘然过石桥。

昔时孟太守,忠信行海隅。不贼蚌蛤胎,水底多还珠。

津亭风雪霁,斗酒留征棹。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