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山庄独夜》
拼音和注音
shān lín gān jì mò , fēng yuè gòng qī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寂寞:(形)孤独冷清。[近]寂寥。
山林: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2.借指隐居。3.指隐居之地。4.园林。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
凄清:(形)①形容微寒:月光~。②凄凉:~的琴声|荒园~。
风月:1.清风明月。指眼前的闲适景色。2.男女间的情事。3.风流。4.即「风月场所」,指妓院或从事灵肉交易的特定场所。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独坐空窗里,幽泉入户鸣。
山林甘寂寞,风月共凄清。
夜半猿声断,空庭烛影明。
萧条松叶下,缨冕不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