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英的《夏日承何梁欧七君子过集得烟字》
拼音和注音
shì yǐn lián yú cái bì lì , hǎi mén jí mù jìng fēng y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极目:1.满目;充满视野。2.用尽目力(远望):~远眺。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烽烟:(名)烽火。
李英
不详
原诗
翠竹苍松旧有缘,寻芳载酒一陶然。
龙津流水通三径,仙洞幽期驻七贤。
市隐怜余裁薜荔,海门极目靖烽烟。
相逢总是忘机侣,欲唱菱歌上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