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作品评述

诗词:《法驾导引(寿吴蒙庵)》

金茎露,金茎露,
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
满盘和月咽风香。
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
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
近年大路到南京。
楚制起诸生。

中文译文:
金茎露,金茎露,
超越了九霞觞。
捻碎菊花如玉屑,
满盘和月吞风香。
不老乃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
七岁见到端平。
记得那是秋天,除去烦恼,眼界开阔,
近年走过大路来到南京。
楚制兴起众多学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辰翁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寿庆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金茎露、菊花、月亮和风等景物,表达了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

首先,金茎露被提到两次,象征着珍贵的宝贝。九霞觞是一种传说中的仙酒,而金茎露被形容为超越了它的存在,暗示寿庆之喜更胜于仙人的宴会。

接着,诗人描述了将菊花捻碎如玉屑,盘中满是和月吞风的香气。菊花象征着秋天和长寿,而和月的画面则表达了祝福的美好愿景。满盘的菊花和盘中的和月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繁盛、美好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不老丹方,六十七岁和七岁见到端平的经历,以及近年来到南京的大路。不老丹方指的是长生不老的仙丹,暗示了寿庆的愿望。六十七岁和七岁见到端平则表达了作者的年纪和对平安长寿的祝福。最后一句提到近年来到南京的大路,楚制起诸生,可能是指作者的旅行经历和对楚国文化的赞赏。

整首诗以寿庆为主题,通过描绘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和表达祝福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长寿和幸福的向往,并传达出一种欢庆和祝福的氛围。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若向他经义已详,此难成句也何妨。昔人误点经文会,更不回头狥故常。

画戟如霜,绮疏如水,篆香渐微。向莺花多处,青山衮衮,鹭凫散后,落屑霏霏。曾是鸾台金马客,一场梦觉来人事非。多少话,付无心云叶,自在闲飞。想看燕鸿易感,□几度春往秋又归。见黄馀露点,东坡菊赋,清传雪片,处士梅诗。向此年年开寿斝,算今古人生七十稀。歌啸外,作皇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五花殿上锦筵收,换着春衣打步球。近日君王□□□,承恩多喜更多愁。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毛颖归余,楮生从我,陶泓三事奇瑰。陈玄不止,尚未得相陪。日夜搜神定思,在何处、多隐文才。谁堪访。高明上士,唯有彦中来。浑材。如见慧,便教磨出,云浪恢恢。书灵任宝篆,救苦消灾。愿使家家奉道,人人悟、总免轮回。成功行,前程路稳,同去宴蓬莱。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见我淮南被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

同病相怜,冻吟谁伴,温怀举案齐眉。槐安梦境,一笑自来稀。未到斜川见雪,春欲半、尚压铜池。今思古,拊盆击筑,虿鼎闲夔彝。何时。天意解,并游花坞,旋扫蛛丝。对壶中闲日,冗牍休治。四坐同盟情话,飞玉尘、万事多知。杯盘省,浅斟随意,真率视前碑。

谁能一枉林间寺,君独屡过湖上村。先世文章出遗逸,当家句法有渊源。平生所识盖无几,盛意若何如见存。元佑兰台妙人物,我今寂寞愧诸孙。

雨入南枝玉蕊皴,合江云冷冻芳尘。司花好事相邀勒,不著竹歌不肯春。

夜窗搔首发鬅鬙,病不胜衣倚瘦藤。堪笑颜回忍饥面,常依韩愈看书灯。残生已与灰俱冷,旧友谁如几可凭?月落风生忽增气,掠檐劲翮有归鹰。

尚德南宫勇北宫,羡君兼有古人风。无双自昔称江夏,第一于今鄙解空。会友更求三以上,策名应簉二之中。须惭纇语赓黄娟,但可厨人作酱蒙。

夜宿山村店。不觉频嗟叹。独自寻思告他谁,只闻得那马,耳畔频嘶喊。国泰兵戈偃。顷亩农夫羡。不动枪旗动酒旗,你不放他那马,两国无

怪底君王惭汉武,不诛方士守轮台。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惊走风萧萧。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光焰方期万丈长,壮心肯以醉为乡。功名莫与平泉李,志业须还铁砚桑。待价自应聊隐默,逢年安得更韬藏。翩翩剩读春风句,两目增明胆亦张。

佳人天一方,岁暮音书绝。一枝持赠君,犹带去年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