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李广李陵

祈连天幸时难再,槐里侯封命已寄。
文景余波涓滴尽,延居数出欲何资。

作品评述

诗词:《咏史上·李广李陵》

中文译文:
祈连天幸时难再,
槐里侯封命已寄。
文景余波涓滴尽,
延居数出欲何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普创作的一首关于历史人物李广和李陵的诗歌。诗人通过描写李广和李陵的境遇,表达了对他们的敬重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写道:“祈连天幸时难再,槐里侯封命已寄。”诗人祈求上天再次赐予李广幸运,称号已经传给了李陵。这里表达了对李广的称赞和对李陵的期望。

接下来的两句写道:“文景余波涓滴尽,延居数出欲何资。”这里提到了“文景”,指的是古代历史上文景之治时期的兴盛和繁荣。诗人表达了对这段历史辉煌余波的感慨,认为时光已经消逝,一切都已经结束。而李广和李陵的命运和前途也成为了问题,他们的出路和未来如何还不得而知。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李广和李陵的处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的回顾,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幻。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虽然失丑衰,将恐日髭薄。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古有如来号定光,百年真相为重装。面前涌出香炉石,欲使人烧无尽香。

鬓丝千缕去冲寒,酒放诗豪强自宽。天下英雄从古少,人生遇合至今难。婚姻债里抛吟屋,雨雪声中起客单。造物与君强健在,归囊知有暮年欢。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

仙祠佛舍碧山边,扶路逢人有醉颠。火急向渠分此乐,徐郎多病我衰年。

损益才通理洞明,不应知死异知生。惜无人把宣尼语,说似当年尚子平。

斗柄回秋律。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南第一。正野迥、西风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河汉远,澹无迹。知君有句酬佳夕。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坐到参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但络纬、悲啼催织。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自来击处无人会,千古知心只此君。

戏投饼饵方塘上,无限鱼儿翻翠浪。向来瓠瑟听遗音,今日梅山识清唱。

采樵深入万松关,踏破类云几朵山。担折蓦知柴束重,掉头归唱月弯弯。

上公拜表请休官,中使传宣未听閒。雍府遥兼新节镇,邺城重领旧山川。左弧共记生贤始,右席谁居献寿间。阴施在人天报远,蟠桃三熟鬓毛斑。

狼胥未易封,癙思不可道。秋闺刀尺声,催白边城草。

破艇冲风去似疑,短篷经雨漏如筛。无端更著连宵雨,大似波神得厮欺。

一百七十里,我行谁谓赊。期年初去国,度宿即还家。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石帆村好在,重理旧桑麻。

门户期兴起,交朋务琢磨。反身求大学,决意取儒科。赞府声尤著,邻封惠亦多。伤心濠上路,无复听弦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