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廖继道游洞霄

胜日事幽寻,乘兴从所适。
西风飘杖履,偶作洞霄客。
穿云渡涧岗,扪萝转空碧。
七人今何在,九销峰峦峦。
黄冠喜我辈,倾怀论宿昔。
汲泉煮山苗,异气穿几席。
区区名利人,到此尘机息。

作品评述

《同廖继道游洞霄》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陈伯山。这首诗词描绘了陈伯山与朋友廖继道一同游览洞霄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名利的超越。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胜日事幽寻,乘兴从所适。
在美好的日子里,追求幽深而美好的事物,随心所欲去寻找。
西风飘杖履,偶作洞霄客。
随着西风飘扬着杖和履物,偶然成为洞霄山的客人。
穿云渡涧岗,扪萝转空碧。
穿越云雾,越过峡谷的山岗,触摸着蔓延的藤蔓,转身看到无垠的蓝天。
七人今何在,九销峰峦峦。
七个人如今在何处?九座高峰逐渐消失。
黄冠喜我辈,倾怀论宿昔。
黄冠(指文人)喜爱我们这样的人,倾心交流过去的经历。
汲泉煮山苗,异气穿几席。
汲取泉水煮山间的嫩苗,独特的气息弥漫在几席之间。
区区名利人,到此尘机息。
那些纷扰于名利之间的人,到了这里,尘世的烦恼消逝。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幽深之美的追求和对纷扰世俗的超脱。作者通过洞霄山的游览,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诗中的洞霄山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境界,七人和九座高峰的消失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作者通过比较自然景色和人世间的名利,表达了对名利追逐的冷眼和对清净心境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在洞霄山这样的地方,人们可以远离喧嚣,体味心灵的宁静,摆脱尘世的束缚。

这首诗词以清新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呈现出宋代文人追求清幽和超脱的意识风貌,具有深刻的诗意和值得赏析的价值。

诗词推荐

不见王孙今九春,新词丽曲夹心神。只言风月平分破,却是江湖一散人。

竹根吠犬隔溪西,湖雁声高木叶飞。近听始知双橹响,一灯浮水夜船归。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风回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

入门荷香净,步屧柳阴湿。欲写情郁陶,翻引兴萧瑟。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六学妙经纶,未试百之一。身存天下望,身没海内惜。此道会谁传,丹青但陈迹。楼边好山近,竹底凉风入。两鹤韵亦高,导我转湖侧。独游何太清,滞念亦可释。门关莫返锁,愿言日散策。

与物初无竞,何人苦见衔。冯唐虽白首,商皓岂空函。包鹊新传喜,青蝇渐息谗。鸳鸿满台阁,只保理归帆。

曾识将军段匹磾,几场花下醉如泥。春来欲问林园主,桃李无言鸟自啼。

浮生踪迹似浮云,把酒论交对夕曛。十载师门称畏友,一朝吏事诵神君。口中高论人间少,名下宏词海内闻。此会正当春色好,莫教邂逅手经分。

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山川如昼见,松桧照人寒。孤鹤欬屋脊,群僧鼾纸单。灯前呼老佛,妙境许同观。

好将真法供如来,花在幽岩险处开。一夜狂风吹欲尽,落英无数点苍苔。

微雨润枯荄,严风搅林木。梅唇已破香,柳眼眠未足。尘世竞奔忙,光景相追逐。林间无事人,好唱云门曲。今朝腊月二十五,明朝腊月二十六。

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静结罗浮屋,邻鸡远不闻。秋到屋下田,井井皆黄云。草堂久无梦,甘与麋鹿群。我闻彭泽令,耻为二姓臣。一朝任去来,柴桑漉酒巾。披图长叹息,古今多逸民。

绿水成文柳带摇,东风初到不鸣条。龙舟欲过偏留恋,万缕轻丝拂御桥。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华亭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

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钿糁缀芳尘。临水搴花,流来疑是行云。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黯消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烟湿荒村,背春无限愁深。迎风点点飘寒粉,怅秋娘、燕袖啼痕。更关情。青子悬枝,绿树成阴。

最爱堂前燕,高飞忽复低。趁风穿柳絮,冒雨掠花泥。帘影朝双舞,梁尘晚并栖。绿窗离思切,肠断各东西。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飞随风雨落随流,更有余红亦已休。杳杳天涯春物尽,可怜莺蝶不知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