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木犀

秋半秋香花信迟,攀枝擘叶看织微。
昨朝尚作茶枪瘦,今雨催成粟粒肥。

作品评述

诗词:《探木犀》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秋半秋香花信迟,
攀枝擘叶看织微。
昨朝尚作茶枪瘦,
今雨催成粟粒肥。

中文译文:
秋天中旬,木犀花的香气缓缓飘来,
攀折树枝,拨开木犀叶,细细观赏。
昨天还像茶枪那样苗条,
今天的雨水催使它们饱满如粟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木犀花为主题,表达了秋天的变化和花朵的生长过程。诗人通过对木犀花的观察和描绘,表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花朵的成长之美。

在第一句中,诗人说秋天的香气来得稍晚,意味着秋天的变化逐渐展现。木犀花的香气在秋天中旬才开始弥漫,给人一种淡雅的感受。

第二句中,诗人用攀折树枝、拨开木犀叶来观赏花朵,形容他对花朵的细致关注。这种细腻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的敏感和热爱。

第三、四句描述了木犀花在雨水滋润下的成长变化。诗人将昨天的茶枪(指细长的茶叶)与今天的粟粒(指饱满诗词:《探木犀》

秋半秋香花信迟,
攀枝擘叶看织微。
昨朝尚作茶枪瘦,
今雨催成粟粒肥。

中文译文:
秋天过了一半,木犀花的香气才慢慢传来,
攀折树枝,掰开叶子,细细观察花的开放。
昨天的树枝还像瘦弱的茶枪,
如今的雨水催促它们长得饱满。

诗意和赏析:
《探木犀》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木犀花为主题,通过对花朵的观察,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对自然变化的领悟。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秋天过了一半时,木犀花的香气才开始缓缓散发出来。这里使用了“秋半秋香”这样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的秋字,表达了秋天的深沉和细腻。作者攀折树枝,掰开叶子,细细观察花朵的细微之处,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用心和细致。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描写,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昨天的树枝还像瘦弱的茶枪,意味着秋天初时花朵稀少。而今天的雨水催促着花朵的生长,使它们变得饱满,如同粟粒一般肥沃。这里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变化,表达了秋天的丰收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变化。作者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使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奇妙。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讵能求阙换偏安,一角重分马远山。试忖肝肠禁几截,坐教唇齿失相关。积尘成世逃终浼,补石完天问亦顽。吟望少年头欲白,未应终老乱离间。

轩窗缥缈起烟霞,诵诀存思白日斜。闻道昆仑有仙籍,何时青鸟送丹砂。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着。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欲雪日易晚,不寒风更清。崩桥断官路,积水入空城。屏翳野初烧,降丘民始耕。冬晖疾如马,汲汲暝犹征。

旅窜南方远,传闻北使来。旧庭知玉树,合浦识珠胎。白发因愁改,丹心托梦回。皇恩若再造,为忆不然灰。

赤日射平地,青天卷片云。汗流疑是浴,气烈正如焚。食鼎荷汤镬,舆衣蒙火裙。幸哉无内热,不使躁为君。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玄元皇帝著遗文,乌角先生仰后尘。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世间尽不关吾事,天下无亲于我身。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

晚雨跳珠万盖匀,红房高下照池新。采时双艇须加桨,行罢微波不见尘。解把清香贻密坐,忍将芳意付萧晨。如何老帅残风味,三占秋英作主人。

坐久冰生砚,无聊捻白髭。友朋上心处,风雪打头时。夜永孤灯共,天寒一雁知。儿童来膝下,拨火觅蹲鸱。

堂堂不语望夫君,四畔无家石作邻。蝉鬓一梳千岁髻,蛾眉长扫万年春。雪为轻粉凭风拂,霞作胭脂使日匀。莫道面前无宝鉴,月来山下照夫人。

自从骑鹤到,船泊画桥堤。新酒斟花露,高楼傍竹西。拭盘将蟹擘,拂壁把诗题。早过瓜洲渡,秋深怕马嘶。

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远树芊芊暮霭平,顾王曾此保孤城。雷封已并田同井,烟爨犹疑灶满营。当代貔貅谁削迹,芳春杜宇自呼名。黍离行迈应相似,倍感诗家咏叹情。

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昔读宝公传,今作钟阜游。缓行万松间,直上千峰头。古塔表木末,寒泉貯岩幽。遥观江流奔,始知此生浮。甚爱雪竹庵,逸驾吾将休。

石室静而深,青山迭相映。且无笼槛羁,颇适猿鸟性。外物俱弃捐,仙尘亦清净。人莫来扣门,惊回老僧定。

过门跬步入香林,七叶遗阴地尚灵。曾借东山康乐手,共翻北本湼槃经。阑腰叶拥空台赤,石罅泉通远笕青。云掩莲花峰下座,若人演义若人听。

檐月惊残梦,浮凉满夏衾。蟏蛸低户网,萤火度墙阴。炉暗灯光短,床空帐影深。此时相望久,高树忆横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