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作品评述

老夫采玉歌翻译及注释

翻译
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注释
⑴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从溪底水中采出。
⑵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用金银丝穿绕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随步摇动,故名。好色:使容颜美好。色,指女色、女容。
⑶“老夫”两句:年老的玉工们为饥寒所迫,不断到蓝溪水中翻搅寻玉,搞得溪水没有清白的时候,龙都烦恼了。蓝田县在陕西省长安附近,产玉,世称蓝田玉。《太平寰宇记》:“蓝田山在蓝田县南三十里,一名玉山,一名车覆车山,灞水之源出于此。”蓝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
⑷蓁(zhēn):同“榛”。榛子可食。
⑸“杜鹃”句:写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鹃啼血一样悲惨。
⑹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对活人也感到厌恶。
⑺斜山:陡斜的山坡。
⑻“泉脚”句:岩石上道道水流之间,还悬挂着采玉人攀援时用的绳索,在风雨中摇摆不定。
⑼白屋:穷人住的简陋的房屋。娇婴:指老人家中的小儿女。
⑽石磴(dèng):石级;石台阶。悬肠草:又名思子蔓、离别草等。这里用作生死离别的象征和见证。

老夫采玉歌赏析

  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首句重叠“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没完没了地采。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地采玉,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徒”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既叹惜人力的徒劳,又批评统治阶级的骄奢,一语双关,很有分量。

  从第三句开始专写一个采玉的老汉,忍受着饥寒之苦,下溪水采玉,日复一日,就连蓝溪里的龙也被骚扰得不堪其苦,蓝溪的水气也浑浊不清了。“龙为愁”和“水气无清白”都是衬托“老夫饥寒”的,连水中的龙都已经这样了,人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两句就“饥寒”二字作进一步的描写:夜雨之中留宿山头,采玉人的寒冷可想而知;以榛子充饥,采玉人的饥饿可想而知。“夜雨冈头食蓁子”这一句把老夫的悲惨境遇像图画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杜鹃口血老夫泪”,是用杜鹃啼血来衬托和比喻老夫泪,充分表现了老夫内心的凄苦。

  七、八句写采玉的民夫经常死在溪水里,好像溪水厌恶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而那些惨死的民夫,千年后也消不掉对溪水的怨恨。“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长。这种写法很委婉,对官府的恨含蓄在字里行间。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山崖间,柏林里,风雨如啸;泉水从山崖上流下来形成一条条小瀑布,采玉人身系长绳,从断崖绝壁上悬身入水,只见那绳子在狂风暴雨中摇曳着、摆动着。就在这生命攸关的一刹那,采玉老汉看到古台石级上的悬肠草,这种草又叫思子蔓,不禁使他想起了寒村茅屋中娇弱的儿女,他自己一旦丧命,那他的儿女就将很难为生了。

  早于李贺的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采玉行》,也是取材于蓝溪采玉的民工生活,诗是这样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对比之下,李贺此篇立意更深,用笔也更锋利,特别是对老夫的心理有很细致的刻画。

  《老夫采玉歌》是李贺少数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它既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又富有浪漫主义的奇想。如“龙为愁”“杜鹃口血”,是奇特的艺术联想。“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二句,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这些诗句渲染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浪漫情趣,体现了李贺特有的瑰奇艳丽的风格。

  从结构上说,诗一开头就揭露统治阶级强征民工采玉,是为了“琢作步摇徒好色”,语含讥刺。接着写老夫采玉的艰辛,最后写暴风雨中生命危殆的瞬间,他思念儿女的愁苦心情,把诗情推向高潮。这种写法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给读者以深刻难忘的印象,颇见李贺不同凡响的艺术匠心。

老夫采玉歌创作背景

  唐代长安附近的蓝田县以产玉著名,县西三十里有蓝田山,又名玉山,它的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但由于山势险峻,开采这种玉石十分困难,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险。《老夫采玉歌》便是以此为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浅学长自鄙,谬承贤达知。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雕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

凄凉

银蒜鈎帘宛地垂,桂丛乌起上朝晖。枉将玳瑁雕为押,遮掩春堂碍燕归。

凄凉

董子园边放去舟,故人牵缆数相留。客心已逐花前发,总听骊歌不解愁。

凄凉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従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凄凉

十年一展昔,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受,横遭章绶缠。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凄凉

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渊时千载上,当复知我意。

凄凉

不见刘君来近远,门前两度满枝花。朝来惆怅宣平过,柳巷当头第一家。

凄凉

一壶村酒胶牙酸,十数胡皴彻骨乾。随著四婆裙子后,杖头挑去赛蚕官。

凄凉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凄凉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凄凉

别来如一日,话著又三冬。信断悲鳞羽,情亲忆駏蛩。非君诗律妙,奈我客愁浓。叹息青云器,谁能识仲容。

凄凉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凄凉

雾透龟纱月映栏。麦秋天气怯衣单。栋花风软晓来寒。懒起麝煤重换火,暖香浓处敛眉山。眼波横浸绿云鬟。

凄凉

索得玄珠也是呆。人人有分莫胡猜。顶门一眼镇长开。路断玉关无辙迹,雪埋葱岭没根栽。始称达摩不曾来。

凄凉

同是饮玻人,均为骑鹤身。我无钱使鬼,君有画通神。客梦黄粱熟,边愁白发新。归帆过鸥社,为拂钓蓑尘。

凄凉

子真坛下紫微边,深夜风光俗好传。不道求铅堪益寿,却言药物可延牛。仙丹未必离身内,人意何须立户前。或是山精迷弄汝,故将杂色等闲看。

凄凉

铁面郎,不愿白玉堂,愿着锦衣裳。上明天耳目,下见人肝肠。江南使者欺天隐,黄金车驮实虚牝。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见秋隼。父老出郭门,焚香拜使君。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气成冬春。成冬春,立皇纪,董狐已修三国史,柱下惠文须出理。江南骢,行且止,万一谗邪塞天耳,手持尧时

凄凉

律应西成,气躔南吕。珪币咸列,笙竽备举。苾苾兰羞,芬芬桂醑。式资宴贶,用调霜序。

凄凉

邻霄台下罢登临,一曲离歌泪满襟。芳草怀人频积梦,流年远别又惊心。春城雁去余寒尽,野戍花飞暮雨深。今日远寻陶令尹,青山卧病谢朝簪。

凄凉

朝元了,万鹤放班回。携月下天来。初平家看青羊石,滕王阁醉绿螺杯。试鸣琴,花荡漾,玉崔嵬。前十日、鹊桥飞宝革空。后一月、兔奁开玉镜。秋色净,夜徘徊。申从五岳三光出,亥将二首六身排。问何其,餐沆瀣,燕蓬莱。

凄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