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频年踪迹堕江湖,三径荒苔忆旧庐。
身老方知生计拙,家贫渐觉故人疏。
松薪拾去朝炊黍,渔火分来夜读书。
怨鹤惊猿应待我,台山何日赋归欤。

作品评述

《偶书》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频繁流转的生活,以及他在岁月变迁中对旧时庐舍和故友的思念之情。

诗意表达了作者多年来漂泊的心境。他在江湖中四处流浪,踪迹频繁堕落,同时回忆起荒废已久的故居。在年老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生计的拙劣,家境贫困使得故友渐渐疏远。然而,尽管生活艰辛,作者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他用拾取的松柴做早餐,用从渔船上分来的渔火读书。

赏析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对过去的眷恋。他的生活贫困而艰辛,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诗中的怨鹤和惊猿象征着作者的心境,他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和陪伴他。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他期待着能够归去台山并写下赋诗。

诗人黄庚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自己在漂泊生活中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给人以深思和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了岁月流转中的迷茫和孤独,以及对家园和情感联系的渴望。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春风何萧萧,和雨复兼雪。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毗城癡爱老,怯寒对清拙。衰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鳌峰人不来,柴门亦休闭。松头栗鼠下,时把藤牀啮。庭际霜禽归,屡吸苔钱缺。一旦春风息,暖日生林樾。幽径磐石上,拄筇行且歇。无弦兮莫弹,有语兮存舌。冷落流水声,古之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

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玉女袭朱裳,重重映皓质。晨霞耀丹景,片片明秋日。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

涌壁千寻古面颜,仰凭天柱俯仙关。松间琱镂轩墀月,未许诗人见一□。

慷慨君酬国,奔逃我丧家。陆沈同一壑,渊涉眇无涯。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蒿莱连雉堞,落日噪栖鸦。

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江头洲渚晚阳斜,宿雁已复取圆沙。老子尚堪巾屦在,凭君著意问梅花。

太行王屋两嵯峨,移置石图置石间。指似行人无识者,化身吾恐是夸娥。

邻家船上小姑儿,相问如何是别离,双堕髻,一弯眉,爱看红鳞比目鱼。

此身已坐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雨声可爱秋方见,睡味无穷老始知。半醉拥衾支倦枕,谁能三复放翁诗?

东风满架索春饶,三月梁园雪未消。賸馥何人炷兰麝,柔枝无力带琼瑶。

畏死仕新室,轻生谢季伦。细评投阁者,大愧坠楼人。

拥衾多不寐,吟思被愁分。雪气冲帘入,鸿声带雨闻。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何致贫如此,肝肠痛莫云。

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适野无心諠,吾今亦如此。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所怀在分衿,藉草泪如洗。

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林春已暮。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

刘氏难令吕氏安,酈生大义炳如丹。君卿卖友阿王莽,死去何颜见吕宽。

鸦舅颇强聒,仆姑常勃溪。黄鸟怀好音,秋菊染春衣。嘤嘤求朋友,忧患同一枝。提壶要酤我,杜宇赋式微。黄鸟在幽谷,韬光养羽仪。晴风曜桃李,言语自知时。先生丘中隐,乔木见雄雌。引子迁绿阴,相戒防祸机。李杜死刀锯,陈张怨弃遗。不如听黄鸟,永昼客争棋。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扁舟随处泊,山影动清波。柳惜春风老,花嗔宿雨多。野棋惊鹤梦,僧磬答渔歌。灵运经行地,今年几度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