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细故随缘尽,衰形具体微。
斗闲僧尚闹,较瘦鹤犹肥。
老遣宽裁袜,寒教厚絮衣。
马从衔草展,鸡任啄笼飞。
只要天和在,无令物性违。
自馀君莫问,何是复何非。

作品评述

《自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枝末节随缘尽,衰老形体更加微。天空中斗闲僧尚在嬉闹,相比之下瘦弱的鹤仍然肥胖。年老之时,我宽松地穿袜子,寒冷的天气里,我穿着厚厚的棉衣。马儿从地上吃草展现它的活力,鸡儿在笼子里自由地啄食并飞翔。只要天和在,不让外物违背本性。关于我余下的事情,君莫再问,到底是什么,又何必分个明白。

诗意:
《自咏》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对生活的随遇而安、淡泊宁静的态度。诗人以自我咏史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老去的身体和生活琐事,但仍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他以一种从容自在的姿态看待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生的宽容和接纳。

赏析:
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渐渐老去的身体和生活琐事。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述,他传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和对命运的随缘态度。诗中的斗闲僧和瘦弱的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诗人自己的微弱形体。同时,诗中还出现了马和鸡的形象,马儿在自由地吃草展示着生命的活力,鸡儿在笼子里自由地啄食并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活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和自然的信任,他相信只要天和在,不让外物违背本性,便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真实。最后两句的语气明显变得不确定,诗人说自己余下的事情不值得问和分辨,可能是表示对生活中琐事的不重视,或者是暗示人生的终极问题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因此不值得深究。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豁达、淡泊的心态,与唐代诗风清新明快的特点相契合。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一种从容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命运的接纳和崇尚,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柳青青。酒清清。雨脚涔涔忆渭城。一尊和泪倾。山青青。水清清。水阔山重不计程。愁堆长短亭。

秋堂雨更静,佳菊粲粲芳。置酒延群公,掇英浮新黄。心犹慕渊明,归来归柴桑。莫问车马之,去迹乱康庄。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此花别是山茶种,鹤顶丹红眩碧柯。开出多心虽可爱,一心好处不须多。

沟水浸新月,街槐生碧烟。明河七夕後,倦马五门前。小市灯初闹,高楼鼓已传。赋诗宽客恨,哦罢却凄然。

处世欲无言,事至或未可。唯有此亭空,燕坐聊従我。

岸尽吴山出,潮平越树低。

枝上春风渐有涯,断魂初见两三花。一尊尽日看无厌,要待参横月影斜。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云卷云舒好列观,谓宜隐者似无端。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万里功名当进步,诸昆时节合弹冠。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

几年脱迹冠冕窟,一味偷生兵火中。不见君家好兄弟,何人怜我最奇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檐花夜落晓还晴,应为农祥一展颦。惭愧青裙南亩妇,犁头能得几多春。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霜橙可为齑,冰鱠思下筹。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门掩虚堂阴窈窈,风摇枯竹冷萧萧。邱虚余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

六十复过六,逐物何当足。善恶两都忘,宁论择鱼肉。流光速于电,至道明如烛。孰谓吾庐卑,随时自凉燠。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为利较锱铢,真成小丈夫。脂肥不满腹,罪已塞堪舆。

黄落委庭观九州,虫声日夜戒衣裘。金钱满地无人费,一斛明珠薏苡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