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张问陶的《毕展叔先生招陪秦岵斋王奉斋两先生登大别山拂云楼,分韵得云字》
拼音和注音
shéi zhī lóu shàng kè , gāo jí qīng wú w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谁知:岂料;哪料。
楼上:楼上lóushàng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无闻:无闻wúwén∶没有名声;没有成名默默无闻∶指耳聋耳无闻,目无见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原诗
鸾鹄并高峙,短翼不及群。
一樽山水外,犹足张吾军。
是时赤日流,酷暑方如焚。
人声集下界,扰扰鸣饥蚊。
谁知楼上客,高极清无闻。
题诗招天风,拂纸飞晴云。
醉磨墨一斗,秃此中书君。
惜哉河朔饮,长空日易曛。
抱情各有适,天阔江沄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