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作品评述

《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访东山丞相谱,
因过南墅半云竂。
雉栖薜荔都苍墓,
鳌补天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
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
时作远公莲社招。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游览东山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对东山丞相的敬仰之情。诗中还描绘了南墅的景色,以及藤枝、树子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老僧的赞赏,称其为好事之人,并且邀请他加入莲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作者游览东山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诗人刻画出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其中,“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色,以及文化与自然的交融。藤枝、树子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也营造了一种生动的氛围。

诗中还出现了“老僧”和“远公莲社”,表达了诗人对修道者和修身养性的推崇。诗人称赞老僧是好事之人,兼具善行和好客之德。莲社则是一种文化组织,诗人邀请老僧加入,表达了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深入人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修身修道的热爱和赞美。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意境。

诗词推荐

寒花入眼乱纷纷,高卧袁安雪塞门。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返魂香细宁辞折,自暖杯深不待温。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

一诺千金汉重臣,平生恩力报何曾。朱家不德人传美,殊愧张苍父事陵。

帝所森瑞寂不喧,九关虎豹守天门。何人奏事含风殿,日晏鸣珂下紫垣。

谁知江汉过中地,别有蓬瀛物外天。

驶骑柳枝鞭,春逵望雒廛。赋才宾右俊,掾诺府中贤。宫楯含樱密,王渠泛醳联。胜期资一笑,刑矢措周年。

异境破清愁,狂吟日点头。前峰方极目,远岭又迎眸。石乱屡支舫,滩高常负舟。心亨行有尚,习坎自安流。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暗里曹刘可识真,意行不必问比邻。天涯望断无来使,占取山中自在春。

莎草放茵深护砌,海榴喷火巧横墙。纹鳞引子跳银海,紫燕呼雏语画梁。(见《吟窗杂录》)

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箧中尚有丝纶句,坐觉天光照海涯。

欲理银河一叶舟,不知满架架蒙鸠。汉阴抱瓮苍颜叟,孤负今朝乞巧楼。

越客舟从真定至,夜夜镜湖生梦寐。晓度吴江百尺船,洗眼重看会稽翠。买臣负薪樵径荒,伯鸾赁舂苔臼弃。绿橘黄柑带叶收,白粳紫蟹侵霜馈。食蟹易美粳易饱,绿橘佐酒柑佐醉。莫论仕宦远与近,布袍练袍何所利。君恬不忍乞丐为,且返故庐聊以迟。

满空寒雨漫霏霏,去路云深锁翠微。牧竖远当烟草立,饥禽闲傍渚田飞。谁家树压红榴折,几处篱悬白菌肥。对此不堪乡外思,荷蓑遥羡钓人归。

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五杂组,山雉羽。往复还,江头路。不得已,贵臣去。

宝历垂无极,璿玑转未央。绣楹膏露润,玉殿紫芝香。

路转下层崖,乱石通微径。山深万象虚,叶脱千林静。连苔苍欲横,衮雪飞泉迸。有睹那可言,寒烟日向暝。

山行未惬此情真,问讯寒梅到比邻。但有疏花印寒月,不妨自是一家春。

江南气暖冬未回,北风吹雪真快哉。雪中访我二大士,试问此雪従何来。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纷然变化一弹指,不妨明镜无纤埃。

代郡高谁辟,恒山郁自盘。顶浮天地阔,傍掩日星残。形势并门扼,威灵冀宅安。省方玄帝始,分野紫垣端。锦绣虚无出,银镠缥缈看。宝符传七圣,玉检奉千官。俎豆行冬殿,琴棋驻晓銮。观碑垂岁月,窟石镇林峦。百里烟霞秀,三时雨雹寒。穴风生虎吼,岩瀑注龙蟠。横塞襟长白,穿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