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管记赴蜀军

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
主将早知鹦鹉赋,飞书许载蛟龙笔。
峨眉玉垒指霞标,鸟没天低幕府遥。
巴山雨色藏征旆,汉水猿声咽短箫。
赐璧腰金应可料,才略纵横年且妙。
无人不重乐毅贤,何敌能当鲁连啸。
日暮黄云千里昏,壮心轻别不销魂。
劝君用却龙泉剑,莫负平生国士恩。

作品评述

诗词《送傅管记赴蜀军》描绘了主将傅管记赴蜀军的情景。诗人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傅管记的英勇才略和他受人敬仰的形象。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傅管记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士忠诚和壮心不已的感慨。

诗词中提到了傅管记的才华横溢和聪明才智,傅管记早已知道西汉时鲍子才写的《鹦鹉赋》,传世至今仍有杰出之名。他书写的飞书上也携带着龙泉镇的名作字画。

诗中还描绘了蜀地的壮丽景色,所指的峨眉山作为蜀地的象征,在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上都有鲜明的独特之处。山上的鸟儿灵动活泼,飞翔于天际,而低垂的幕府则遥不可及。

巴山蜀水是蜀地的代表性地貌特征,它们与征旗雨色和猿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面。这些景象成为傅管记此次赴蜀军征程中的背景,使诗人的赞美更加深入人心。

诗末诗人以日暮黄云的景象来象征傅管记的辞别,表达诗人对他的敬佩之情。诗人劝告傅管记使用龙泉剑,这是一把象征着忠诚和勇气的宝剑,希望傅管记能秉持国士的恩泽,不负所受之恩。

全诗描绘了傅管记英勇才略的形象,通过描述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展现了蜀地的壮丽和诗人对傅管记的赞美之情。诗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忠诚、国士精神的讴歌,具有极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登进士第,官祕书省校书郎,终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诗格新奇,理致清赡。集十三卷,今编诗四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欲落荷花先自愁,如何落後免沉浮。谁将碧玉圆盘子,和蕊和花一一收。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自小非无志,何年即有成。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自与君别离。四序纷回薄。分手清江上。念别犹如昨。追忆边城游。奚寻平生乐。俱登巃从岭。共坐逶迤阁。清吹或忘归。繁文时间作。连镳戏浅草。游幰遵长薄。五载同衣裘。一朝异暌索。夫君颇留滞。骖騑未沃若。伊家从入关。终是填沟壑。早秋正凄怆。余晖晚销铄。林叶下仍飞。水花

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惟思利已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

将军许国不怀归,又见桑乾木叶飞。要识君王念征戍,新秋已报赐冬衣。

碑翻芦福雷轰碎,舟近蓬莱风勒回。山意有馀还不尽,青鞋留待后游来。

兆看余灯,练阳周镜。照他人,返逼驱儿省。下清中莹。*出银*面。菱花静。似韬光不骋驰。儿惺内观真景。

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

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东坡无地顿危身,天赐黎山活逐臣。万里鲸波隔希奭,千年桂酒吊灵均。精忠塞得乾坤破,日月伴渠文字新。秪个短檐高屋帽,青莲未是謪仙人。

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便能禁足,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方解护生。禁足也步步不妄行,护生也心心不妄动。

与师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各自缘。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

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瑟琴。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颈兽。仰有双栖禽。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良马知我悲。延颈对我吟。昔为同池鱼。今为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千纸争传戛玉词,一庭浑卧借书郗。从今有问新知识,径说江城女项斯。

少日胸怀辄自奇,与君谈笑叩天扉。南宫试艺联裾出,上苑寻芳结骑归。乱后交游今孰在,向来心事已多违。双鱼忽得平安信,回首家乡梦欲飞。

诸郎方竞秀,兰玉谢庭家。国士无双誉,蟾宫第一花。侍嫔歌采苢,笄鬓绾堆鸦。已办如椽笔,绵绵赋瓞瓜。

玉鞭高举击金门,引出珊瑚价莫论。回古轮王全意气,不彰宝印自然尊。

雨催柔绿上桑枝,新霁浮云未尽归。寂寂帘栊留燕舞,阴阴查柳护莺衣。莫于绮席嫌筹并,已觉青春作鸟飞。满径落花愁踏损,羊欣切勿款柴扉。

小小江山国,轻轻缟紵衣。波光清作面,天势碧成围。岸蝶随人舞,沙鸥掠坐飞。此心兼此境,安得不忘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