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春雨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无奈向、兰成憔悴,乐广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作品评述

《大酺 春雨》作品评述:此词为作者某次宦游南方的旅途中所作。全词情景交融,真切生动地叙写了春雨中的行旅之愁。整首词结构精整,层次分明,错综变化,首尾相应。开头三句为全词布置了一个春雨连绵、雨势滂沱的环境气氛。第一、二句是说雨意隔宿就已酿成,所以一大清早 ,浓雾散尽,四野静寂,不闻春鸟啼鸣,只听得阵阵急雨飞洒而下,敲打得屋顶铮铮作响。“墙头 ”三句写的是:“屋边的嫩竹,正冒着淋漓下注的春雨伸出墙头,青青的竹叶,好比青玉雕成的垂旒,枝竿外皮的粉霜,已被雨水洗刷一清,尖而嫩的竹梢,在风雨的吹打中,东摇西摆,不时地互相碰触。“润逼 ”三句转写雨天室内的景象 ,琴丝受潮后,音色不准;枕障被寒气侵袭,一片冰凉;沾满了雨珠的虫网,被风吹得软绵绵的粘附在竹帘上。这些现象,是在百无聊赖之中所感所见,织成一种凄冷孤寂的氛围 ,所以只有昏昏睡去 。紧接着“邮亭”六句便是抒写孤馆困眠的情态 。愁中孤眠,最易惊醒,“奈愁极频惊 ,梦轻难记 ,自怜幽独”三句将因愁入梦,梦境恍惚以及醒后倍感孤独凄凉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细致入微。上片从暮春的雨景写到客中阻雨的愁闷,以“自怜幽独”作结。过片“行人归意速 ”,重在一个“速”字,归心似箭,但欲速而不达,偏偏遇上淫雨不止的天气,泥泞的道上积满雨水 ,车毂难行 ,归期难卜,所以说“最先念 、行潦妨车毂”。从“怎奈向”开始,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把行旅为雨所阻、欲归不得的愁绪 ,铺写得淋漓尽致 。兰成是庚信们小字,他初仕梁。出使西魏时,恰值梁灭,被留长安,后仕周,长期羁留北方,不得南归,作《哀江南赋》以叙志,又曾作《愁赋》。卫玠,晋人,是当时名士,长得清秀,有羸疾 。平阳客 ,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他性好音乐,能鼓琴吹笛,一次在平阳客舍,听得洛阳客人吹笛,笛声哀怨,触动了他思念京都的伤感情情,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长笛赋 》。用此三典 ,盖作者自况,说的自己亦是瘦减容颜,愁损心目,闻笛而伤。最后“况萧索”几句,由情及景,并由羁旅愁叹转入惜花伤春的感慨,以结束全词 。“青芜国”语出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诗《花庭忽作青芜国 ”,是说繁花盛开的庭园,经过春雨的摧残,转眼间变成一片萧瑟的杂草丛生的世界 。一个“ 况”字起了承上启下 、转折递进的作用 。“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两句是对“青芜国”的补充,意为春光的余波只剩下几点红色落花洒在青绿的地面上,而门外的樱桃已褪尽红衣,露出豆粒般大小的幼桃。这一切都表明,春天已在雨声中消逝。此时,主人公不但为归计难成而懊丧 ,而且因春光消歇而叹息。“夜游共谁秉烛”句即由这两重忧伤而发,一语双结,复与上片歇拍“自怜幽独”遥相呼应,只觉无限的幽恨,无边的寂寞。这首词感物应心,因景抒情,写景鲜明生动,写情委曲尽致,环境气氛的渲染与心理活动的展开相互依托,造成了低徊抑郁、曲折流动的意境。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经正民兴礼教尊,救亡端赖旧文明。投壶雅集孙联帅,不愧先知先觉人。

镜中美人明月光,琼肌玉腕相芬芳。凌波而往褰素裳,桃李不敢夸朝阳。采莲归来还采菱,楫短潮逆娇不胜。牵浮揽沈亦自矜,槎牙四角生寒冰,南山桂花飞上层。

兵待皇威振,人随国步安。万方休望幸,封岳始鸣銮。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常恐跃匣去,有时暂开扃。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此剑有人间,百妖夜收形。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试以向星月,飞光射搀枪。藏之武库中,可息天下兵。柰何狂胡儿,尚敢邀金缯。

木之瘁矣,益厚其根。我之怀矣,匪善奚敦。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春阴将冷傍帘帏。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老来无计遣芳时。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冈明与文殊,丧却穷性命。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法味已同香积会,礼容疑在少施家。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风规王邸韵,筮醮相夫宾。逐子大家懿,弄孙东第新。百能知肖嗣,八十又三春。磬石无虚勒,笄珈不复晨。

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别来旬日未曾过,如隔几年华。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但愿朱颜长好,不愁水远山遐。

欣然而笑,是无枯荣。手足相依,所锺则情。情忘意消,神凝不征。可以安身,可以长生。

一月复一月,此月又过五。两轮日月何奔忙,百年弹指如虚度。物不迁,迁知否。不是佛,亦非祖。流不不腐,户枢不蠹。

谁知深固久,根怪蛰龙形。自著三冬市,空怀八命庭。馀清蝉始噪,茂绿雨初经。未便惭群木,犹怜桂有馨。

幸身未老已先闲,到处时时尽醉还。更欲相邀莲社客,共寻精舍上孱颜。

拂晓旌幢远访真,洞中和气一番新。争迎谢守同游客,尽是方平旧会人。山峭亭台多占月,地灵风物只知春。清欢何必笙簧助,自有红泉碧涧邻。

多情赋得相思分。便揽断、愁和闷。万种千般说不尽。吃他圈樻,被他拖逗,便佛也、须教恨。传消寄息无凭信。水远山遥怎生奔。梦也而今难得近。伊还知道,为伊成病,便死也、谁能问。

异时倥偬此时闲,甘在尘中可厚颜。天为好山生胜士,莫因便懒负云山。

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地三日晴。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

莫惜萦回上九盘,洗心双瀑雪花寒。野翁酌水煎茶献,自古人来到此难。

昨夜孤村宿,春深人寂寥。庭前一株李,为我缟中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