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宗臣的《送张肖甫奉命督租闽粤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gāo tiān luò rì zhào zhōng yuán , pǐ mǎ líng fēng chū jì m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落日:(名)夕阳:~余晖。
日照: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日照长短随纬度高低和季节而变化,并和云量、云的厚度以及地形有关。夏季我国北方日照长,南方日照短,冬季相反。
蓟门:即蓟丘。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原诗
高天落日照中原,匹马凌风出蓟门。
赤羽频年荒稼穑,苍生何处问鸡豚。
七闽雨雪王程急,百粤楼船帝使尊。
长孺不妨仍矫诏,宽租曾识汉庭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