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中纪事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
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
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作品评述

《虏中纪事》是宋代苏颂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虏中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身世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异域文化的不认同和对于自身境遇的苦闷之情。

诗词中的译文:

夷俗华风事事违,
矫情随物动非宜。
腥膻肴膳尝皆遍,
繁促声音听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
火熏衣染素成缁。
退之南食犹成咏,
若到穷荒更费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反衬手法,以虏中的异域生活环境对比自身的文化习惯和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于异域生活的不适和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与矛盾。

诗中提到的“夷俗华风事事违”,意味着虏中的风俗和华夏文化背道而驰,与作者的文化传统相悖。作者感到自己的情感表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因为他所矫情的情感随着周围事物的变动并不得体。

诗中的“腥膻肴膳尝皆遍”,描绘了虏中的饮食环境,这里的腥膻可能指的是异域的食物味道,与华夏文化中的清淡风味相违背。这些异域的食物和喧嚣的声音使得作者感到悲伤,他感受到了内心的孤独和疏离。

接下来的两句“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用来形容虏中的颜色观念和服饰习俗,暗示了异域文化与自己文化之间的差异。这里的“朱似碧”表明虏中对于颜色的认知与华夏文化不同,火熏衣染素成缁则暗示了虏中的服饰风格与华夏文化的素雅不同。

最后两句“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归南方文化的向往,认为即使回到南方,也难以完全摆脱异域文化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于身份认同的迷茫,无论是留在虏中还是回到南方,都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虏中生活环境和自身处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异域文化的不认同和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与矛盾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也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数过流年转瞩中,宦尘休更问穷通。新诗唤我尘埃梦,孤驿清澄一笑同。

父识英雄婿沛公,家因骄横血兵锋。始知善相元非善,不是兴宗是覆宗。

吴王铸剑成,自谓古难比。试之高山巅,石裂断横理。那无昔时人,相逢干将里。故宫宫中白日长,春风野田百草香。

电绕璇枢,此时昌运生真主。庆联簪组。喜气生绵宇。宴启需云,湛露恩均布。锵韶沪。凤歌鸾舞。玉斗飞香醑。

山雨晴来暑,溪云暗复兴。林塘阴不解,巾帻润还蒸。书帙慵披蠹,盘餐厌扑蝇。老来疲薾甚,多病日侵陵。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落日孤烟水绕村,山家灯火已昏昏。幽人事业书窗底,自读离骚半掩门。

蓬蓬楼鼓趣征航,草草邮亭共别觞。对面已惊时节换,分襟难复话言长。君今去路云霄逼,我正落身糟麹傍。邂逅诗成傥垂寄,年年有雁到衡阳。

福岩宝地几千年,宫殿朦胧锁暮烟。游客回头怀相望,自知身在寂寥天。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昔日公冶长,非罪遇缧绁。圣人降其子,古来叹独绝。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今代多秀士,谁能继明辙。

至道无难,万水千山。唯嫌拣择,鹄墨乌白。才有是非还护惜,不会不知全得力。明白里头如放行,腰金犹颂青青麦。

逸兴犹鸥白,残驱异犊黄。青衫漫蛮府,黄帽合鲈乡。既自老将至,何由心甚长。倘能藏斗酒,未暇博西凉。

夜色澄明宇宙宽,新正才半觉春悭。行歌遡月疑尘外,醉眼随车忆梦间。烛影更和人散乱,漏声不放马舒閒。啼鸟看报严城晓,满引金船倒玉山。

夜夜桃花雨,年年燕子春。同倾社日酒,还忆故园人。孤塔苍烟迥,空堂翠草新。醉归还自笑,吾亦素衣尘。

丹叶萧萧秋萧萧,有人来献渊明菊。渊明千古自高风,岁岁寒花照空谷。金钿圆簇玉葳蕤,怳然彭泽归来时。归来可是知几早,不肯为米归犹迟。老夫家住深山裹,彭泽知字在何许。本不曾出不须归,冷面相看但欢喜。况此妙绝难可名,不识何者为渊明。与客绕花行复坐,一声幽鸟花前过。

诗书事业可公卿,垂上青冥却反耕。舍己芸人吾弗尔,种田得饱我何营。一犁春雨宁论力,万里秋云会享成。堂上更书无逸语,也知稼穑重金籯。

讲柳谈花,我从来口快,忺说他家。眼前见了,无限楚女吴娃。千停万稳,较量来、终不如他。便做得,宫仪院体,歌谈不带烟花。从前万事堪夸。爱拈笺弄管,锦字敧斜。新来与人臑著,不许胡巴。嚎懑谩惹,料福缘、浅似他些。谁为我,传诗递曲,殷勤题上窗纱。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婆饼焦何急,飞鸣小竹间。雨多溪涨水,云厚日藏山。景物固无恙,人情终等閒。老来惟爱客,茶果或相关。

牡丹千叶千枝并,不心荒凉在塞垣。宜圣展前知几计,感时肠断侍臣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