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女几山图

女几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作品评述

诗词:《春游女几山图》

作者:唐寅(明代)

诗意与赏析:
《春游女几山图》是唐寅的作品,通过描绘春日游览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尽管我们无法得知原诗的具体内容,但可以通过诗题和常见的诗意来推测其意境。

诗中提到“女几山前春雪消”,这句描写可能是在描述春日的景色,说明了山上的雪已经融化,春天的气息扩散到大地上。这种转变和融化的景象象征着冬天的严寒逐渐消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逐渐到来。

接下来的一句“路傍仙杏发柔条”则描绘了路旁的仙杏树,它们在春天绽放出柔嫩的枝条。这种景象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预示着春天的美好。

诗人提到“心期此日来游赏”,表明他心中期待已久的春游终于到来了。这句诗意呼应了前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同时也传递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最后一句“载酒携琴过野桥”揭示了诗人的行动,他带着酒和琴,准备穿过野外的小桥,享受春天的美景。这种行为显示了诗人热爱自然和艺术,他想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音乐的陪伴来增加享受春天的乐趣。

总的来说,《春游女几山图》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艺术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传递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温暖、希望和愉悦的感受。

诗词推荐

天意阴晴冻未分,忽惊璧璐散纷纭。梅花露白难夸客,麦本藏青预策勋。野水断流鱼入槮,江云垂地雁迷群。太平天子新鸿号,感召端由叶气薰。

花扑鞭梢,风吹衫袖,马蹄初趁轻装。都城渐远,芳树隐斜阳。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今宵里,三更皓月,愁断九回肠。佳人,何处去,别时无计,同引离觞。但唯有相思,两处难忘。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种思量。凝眸处,黄昏画角,天远路岐长。

绿暗连村柳,江平不见滩。日烘花气暖,岸曲水流寒。世路今逾窄,客心须自宽。悠悠片云质,溪上更蹒跚。

祥开若木射瑶光,淑气先春影自长。玉陛风閒飞彩绶,兽炉烟暖袭珠囊。云门羽鹤仪仙仗,天上蟠桃荐寿觞。已见晶辉环帝座,定应长照鼎宫傍。

明时未可废谭兵,壮岁宁容便乞身。何人为向水头去,凭仗殷勤一问津。

宝花如雨落龙楼,上界遥观下界秋。金凤一声天欲晓,银河光趁月西流。

山开明日峡,水写武陵溪。地胜人堪隐,源深客自迷。

山城一雨足,水满高下塘。好风从西来,萧然终夕凉。娈彼池间莲,当轩洗红妆。官事无时休,涉笔雁鹜行。岂知青云客,夙驾游宝坊。坐厌市井尘,步寻松桂香。阴崖有灵湫,玉简帝所藏。摘石收涧碧,梯空撷林芳。金盘荐麟脯,冰壶注瑶浆。更语妙道根,宝篆开函琅。路转九曲溪,著足

人生不满百,忧患况中年。藜苋工为崇,参苓那得钱。不虞波及晋,聊复火攻燕。一笑遭秦厄,残书累腹便。

仲尼言正性,子舆言践形。二者能自得,殆不为虚生。所交若以道,所感若民诚。虽三军在前,而莫得之凌。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语笑亲。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従事是何人。

东风蒲柳满江津,杯酒离亭暂别君。春事又随红紫老,人生每似燕鸿分。榕亭雨过闻莺语,桑海天青见鹤群。东府仙人应握手,三神高处望红云。

藤梢橘刺元无路,竹杖棕鞋不用扶。风自远来闻笑语,水分流处见江湖。回观佛骨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野客归时山月上,棠梨叶战暝禽呼。

林影横搘折脚床,禅翁唤我坐斜阳。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茗碗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

风尘矫虔称寡孤,疲甿暴骨纷痕瘏。骤得如愿宫亭湖,鬼妾色悲充尔娱。老夫旅庖悭薪蔬,爨仆揶揄朝连晡。畴昔过君观异书,谇语谓为饥所驱。前二千石出无马,徒步亦无傍人扶。忽往倏还元不拘,休官解缚身自如。有酒可再折简呼,索诗即恐技如鼯。归与归与巾柴车,不用祖席歌骊驹。

去鸟仍回白,残阳更借红。伤今兵乱后,人醉不如枫。

东风吹动看梅期,箫鼓联船发恐迟。斜日僧房怕归去,还携红袖绕南枝。

应龙迁面方,霪雨备江干。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位虽奎阁贵,独处一斋空。还以经纶事,全归著述中。闲心同野水,煦物尽春风。掩面将何向,西楹奠已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