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十一首 其三

藻泛兰池。
和声激朗。
操缦清商。
游心大象。
倾昧修身。
惠音遗响。
钟期不存。
我志谁赏。

作品评述

《四言诗十一首 其三》是由两汉时期的诗人嵇康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水上漂浮着花朵。和谐的音乐激荡在空中。我轻轻地弹奏着古琴。心灵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飞翔。我倾心修身养性。慈悲的声音会流传下去。时光如钟声一样飞逝,但我的志向将永存。我的追求,有谁来欣赏?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嵇康对自由、和谐和修身养性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志向坚定的思考。诗中的藻泛兰池、和声激朗、操缦清商等形象描绘了美好的景象和音乐的美妙,与作者内心的追求相呼应。通过修身养性,作者希望实现自己的志向,并将慈悲的声音传承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谐、修身和追求的向往。作者通过描绘藻泛兰池、和声激朗、操缦清商等意象,营造了一个美好而宁静的场景。同时,他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认为修身可以使心灵得到自由和飞翔。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志向的坚持,作者表示即使时光飞逝,他的志向依然会永存,但他也思考着是否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他的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追求,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朝别使君门,暮投江上村。从来无旧分,临去望何恩。行计自不定,此心谁与论。秋猿叫寒月,只欲断人魂。

云台高议正纷纷,谁定当时荡寇勋。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

一更戍鼓鸣,市上断人声。风吹鸿雁过,忆弟复思兄。

已作亭下别,未忘灯下情。吟多欲就枕,更漏转分明。

凤衔丹诏纪初元,余恨难忘杞国天。贤路当三接接书,宅家可卜中兴年。出车示可忘多难,覃耜尤须祝大田。千古逃吴称至德,有周笃庆更绵延。

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卧雨幽花无限思,抱丛寒蝶不胜情。

四月四日夏令新,余花更饶三日春。榴红裙子凌被袜,一曲南风花笑人。

畴昔翘材馆,疏庸获屡游。衮衣无傲色,吐握有勤求。辅弼十年久,雍容片善收。至今天下士,语及泪交流。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

一片禅心无用处,苹花溪上看垂纶。也知白璧黄金贵,何似青鞋布袜贫。吟畔山川生哭泣,笔头兰竹露精神。如今云散泉流去,淡日凄风杂野尘。

客云自孔氏,不觉喜逢迎。止宿见二子,孰云无世情。

清无车马尘,深洞百花春。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登山采樵路,临水浣纱人。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

西望长安路几千,迟回不为别家难。酌量才地心虽动,点检囊装意又阑。自是远人多蹇滞,近来仙榜半孤寒。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

清言洒洒南华玄,净社济济东林禅。一陶运甓不挥麈,一陶采菊不种莲。爱惜分阴树志业,盘礴千载希圣贤。吾评东晋人物薮,惟有二陶真卓然。

翰客文房万卷余,诜诜翻是蠹书鱼。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

晓来雨过,正海棠枝上,胭脂如滴。桃杏不堪来此似,信是倾城倾国。藏韵收香,谁能描貌,阁尽诗人笔。从教睡去,为留银烛终夕。不待过了清明,绿阴结子,无处寻春色。簌簌轻红飞一片,便觉临风_恻。莫道无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识。惜花无主,自怜身是行客。

自联班序简宸聪,廊庙江湖一节同。百世几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风。得莘渭上康时策,有伊洛间传道功。早晚为霖洗热,苍生俱出炭炉中。

薄寒罗袖怯。教小玉添香,被翻宫F031。兰缸半明灭。听几声归雁,一帘微月。情波恨叶。索新词、犹自怨别。梦回时、雪暖酥凝,掠鬓宝鸳钗折。凄切。纹窗描绣,旧谱寻棋,变成虚设。同心对结。重来是,甚时节。怅姑苏台上,征帆何许,隐隐遥山万叠。袖红绡、独立无言,偷弹泪血。

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