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

不立孤危机本峻,赵州老子玉无瑕。
当头指出殿里底,划尽茫茫眼里花。

作品评述

《颂古十七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道行。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者和他们的智慧的颂扬。

诗意:
这首诗词以颂古为题,通过对赵州老子的赞美以及对庙堂之上各种虚伪的揭示,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真理的崇敬和憧憬。

中文译文:
《颂古十七首》
不立孤危机本峻,
赵州老子玉无瑕。
当头指出殿里底,
划尽茫茫眼里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智者的敬意。第一句“不立孤危机本峻”,表示智者不会被困于个人的困厄之中,而是能够洞悉时势的严峻。第二句“赵州老子玉无瑕”,赞美赵州和老子,表示他们的智慧高超且不容置疑,就像完美无瑕的玉石一样。第三句“当头指出殿里底”,意味着智者能够直接指出庙堂之上的虚伪和宋代社会的弊端。最后一句“划尽茫茫眼里花”,意味智者可以洞察到景物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不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的智者和智慧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浮华有所批判,寄托着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推荐

光阴天上早,气候日边温。悬蟢时过眼,飞虫稍入轩。看花成子大,闻燕养雏喧。每觉瑶池宴,风飘管吹繁。

雪已伤多尚积阴,同仍助虐屡号林。市人只喜青帘近,木食应悲黄独深。不但茅茨忧冻死,更闻巢穴作哀音。此诗萧瑟谁能听,有愧当年寒地吟。

梦想天兵下不其,壮心摇荡受风枝。摄衣试作听鸡舞,穷我庸非造物儿。腰下不悬苏子印,城中人笑董生帷。西来江左夷吾在,小敌才堪剑首吹。

幸披云雾睹青天,尽道山人有宿缘。得坐春风才半日,胜居尘世已千年。槎枯许到银河畔,葭老容依玉树边。两字光芒关不住,私心犹敢觅新篇。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微风方满树,落日稍沈城。为问同怀者,凄凉听几声。

乾若会稽笋,色比荆州银。熟宜煨栗火,饮助拥炉人。低阴欲飞雪,酒微生颊热。海上使方来,多饟不为餮。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胡蝶催花一夜开,却愁春尽重徘徊。我身亦使滕王恨,日日随渠村里来。

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老子西城住,今逾十载期。栽花成茂树,种柳长高枝。移接从渠巧,夸传到处知。担头挑卖去,一一是趋时。

晚矣吾身未乞閒,如公尺一合徽还。高标迥立风尘表,秀句喧传字宙间。谁和阳春仍白雪,我知流水与高山。归欤已熟他时路,直北龙溪一二湾。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骑牛无笠又无簑,断陇横冈到处过。暖日暄风不常有,前村雨暗却如何。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吾宗有佳士,导江秀贤支。妙处本清净,浩气蟠虹蜺。驾言还庐山,春台方融怡。他时鸣云璈,共采桐柏芝。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秪知轻薄唐将晚,更解攀翻晋以还。

云踪老去浑无定,飘泊寒空。又被东风。吹过江南第几峰。长安市上看花眼,不到衰翁。好趁归鸿。家在西岩碧桂丛。

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慷慨论交酒一钟,别来木末几西风。归欤拟趁鸡豚社,太息无因见此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