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寄长安王姑

奇哉慧剑,无影无形。
纯钢斩铁截钉。
劈碎恩山,斫断爱欲尘情。
剿除三尸六贼,不须弹、神鬼皆惊。
常把握,镇龟蛇二物,足下安宁。
此剑人人皆有,但专心向道,自显功能。
更以常清常静,涤刃光明。
自然通玄通妙,又何愁、性不灵灵。
功行满,也须当,须去蓬瀛。

作品评述

《满庭芳 寄长安王姑》是元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把神奇的智慧之剑,它无影无形,却能劈碎山岳,斩断铁钉。它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欲望和情感纠葛,剿除邪恶的思想和行为。这把剑威力非凡,连神鬼都为之惊叹。只有专心向道的人才能掌握它,使得自己心灵安宁。

这把剑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智慧和力量,它并非只属于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然而,只有那些专注于追求道义的人,才能发挥出它的功能。同时,作者强调了剑的纯净和光明,要求人们保持常清常静的心境,以洞察深奥的玄妙之道。只有如此,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使人们的性情得以充分展现。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人们内心的纯净和清明的追求。它呼吁人们除去欲望和杂念,修炼心性,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通过使用智慧之剑,人们可以超越尘世的束缚,通往宁静和解脱的境地。

整首诗词以剑喻人心,以修身养性的道理来启发读者。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明的心境,澄净内心,以便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洞悟生命的真谛。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通过个体的修炼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让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反思自身的修行之路。

诗词推荐

吾爱陈元年,书生有英气。语戆人不嗔,酒失心自记。庭前有奇石,细涤复粗磨。我有洪澳诗,愿与子同歌。

满庭

洗计人知否,无声诗句间。高低烟树古,来往钩舟閒。练挂千寻瀑,屏围几座山。天涯无限景,只仗笔追还。

满庭

日用分明直似弦,不将佛法污心田。自言世上无仙客,老倒维摩得半边。

满庭

半仙亭篮舆雪中回,黄绸日高眠。儿婚女嫁,奴耕婢织,共有住山缘。梦里松腴酿熟,竹港咽冰泉。万古霜空月,此夜清妍。不爱朝台暮省,爱*陂鱼艇,杜曲山田。更昭阳遗稿,有意续伶玄。定谁共、旧家研削,要徘徊、观顾影烛花前。西归好、春风未老,留待明年。

满庭

仲氏既不能定其名,经行又不能指其地。睹奇逸于笔势,想溪山于诗意,瞭然景物之皆备,又何必吾身之亲至也。

满庭

小轩风月得婆娑,尽付流年与啸歌。细数一春今过半,正令百岁亦无多。还家常恐难全璧,阅世深疑已烂柯。只欲闭门搘倦枕,晚风无奈落花何!

满庭

万年松径雪深覆,水泄不通无入路。解说门开一步周,喃喃寐语分锱素。

满庭

扁榜当年我命名,喜君心与迹双清。眼前风物浑如旧,但觉庭前春草生。

满庭

君非身尤谪南州,南方尚鬼其俗媮。蛇为邻,虎为陬,丹茅苦竹深幽幽。邑人祠鬼拜古树,竹杯一仰来烹牛。牛死啮戄常不幸,谁得禁止专锄钩。借曰未信君且往,民将语怪君听不。仰山头,有行舟。

满庭

卢橘花残细细飞,满枝晴日闹蜂儿。霜余有此香无奈,合与称题赋小诗。

满庭

北固行坦迤,平冈若修塍。江山出两腋,群物无遁形。顾盼收金焦,迢遥控层城。城中起炊烟,山气相与凝。日色射远江,跃冶光晶荧。天水上下同,微波不能兴。翻思弄舟好,失我向所惊。下山寻花溪,落日喷朱樱。花亦爱晚妆,高低众态生。穿花藉草坐,归路香冥冥。

满庭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满庭

琳琅之宝出荆山,合作珪璋与佩环。楚泽白茅最微陋,何缘亦在贡书间。

满庭

看人削树成槎,布帆海上秋风浪。白头坡老,知津水手,倚桄榔杖。九点齐州,半生髀肉,烟尘苍莽。但北窗梦转,青阴满眼,抚陈迹、玩新涨。世事艰难已遍,笑而今、不堪重想。龙筋虎骨,根深伏兔,擎空千丈。礼乐文章,终须梦卜,南人为相。问凌烟生面,他时仿佛,似何人像。

满庭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满庭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满庭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满庭

碧梧翠竹名家儿,今作栩栩蝴蝶飞。山川阻深网罗密,君从何处化飞归。

满庭

秋林只共秋风老。秋山却笑秋吟少。恰恨有秋香。青岩秋夜凉。清秋须是酒。结客秋知否。醉笔写成秋。一秋无复愁。

满庭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满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