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明馆洒扫二首

圣恩宽大放还乡,便著草鞋挑钵囊。
中路忽逢天柱招,一行今侍玉皇香。
浮舟载月苕溪上,倚杖瞻云魏阙旁。
身到通明上头馆,好山惊见暮苍苍。

作品评述

《通明馆洒扫二首》是一首宋代徐冲渊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恩宽大放还乡,
便著草鞋挑钵囊。
中路忽逢天柱招,
一行今侍玉皇香。
浮舟载月苕溪上,
倚杖瞻云魏阙旁。
身到通明上头馆,
好山惊见暮苍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徐冲渊回乡过程中的一系列景象。诗人感激圣恩的宽广,使他能够回到故乡。他穿着简朴的草鞋,背着钵囊,一路上行走。在路上,他突然遇到了天柱,象征着道教中的重要神灵,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他与一行人一同前往朝拜玉皇,表达对神明的敬意。然后,他乘坐浮舟,在苕溪上载着月光前行,倚着杖望着云彩,远眺着魏阙旁边的景色。最后,他到达了通明上头馆,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山峰,当他看见它时,感到非常震撼,因为山峰在夕阳下显得苍苍蔚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徐冲渊回乡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神圣与自然的敬畏之心。诗中表达了对圣恩的感激之情,同时展现了诗人朴素的生活态度,他穿着草鞋、背着钵囊回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旅途中遇到天柱的描写,彰显了他与神灵的相遇,以及对神明的虔诚。随后的舟行描写,以及瞻仰云彩和山峰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诗词推荐

嫋嫋柔丝不自持,更禁日炙与风吹。仙家见惯浑闲事,乞与人间看一枝。

一锁楼中暗度秋,微官黾勉未能休。笑谈容我聊纾放,文字凭君便去留。杯酒淋漓已非离,清诗窈眇更难酬。东归犹得联征骑,同上嵩高望九州。

铜官山下梵坊欹,谁为昭明太子悲。鹤去不归松下柱,龟埋空负草间碑。谁言象教无销歇,自剖鸿蒙有乱离。独倚倾墙望淮水,残僧绝影立移时。

孰匪同升素,君於我最亲。词章传自旧,翰墨恍犹新。别去情愈笃,归来迹遽陈。无从效经纪,悲结泪沾巾。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莫怪今年秋色晚,黄花留过重阳。要随仙客九霞觞。助添无量寿,满意泛清香。富贵功名天已了,何须更问行藏。安排紫绶与金章。五云乡不远,高举看翱翔。

远近青山列尽屏,近山浓抹远山轻。高屏已出低屏外,更有孤峰出一层。

芸阁朝来雪,飘摇正满空。褰开明月下,校理落花中。色向怀铅白,光因翰简融。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风。

纷纷花片落车茵,点点苔钱衬屐痕。造化生机浑不尽,又将新绿转春温。

东郊移仗晓迎春,已觉轻寒不著人。天瑞穰穰君泽美,并教和气助佳辰。

溪流稳信竹龙驱,声绕阑虚入耳孤。此窍可消诸念妄,一丸长跃半空珠。挂瓢舀水应知味,就壁龛碑不用趺。谁谓佛灵占有验,殆于儿戏果何殊。

送客身为客,思家怆别家。暂收双眼泪,遥想五陵花。路远征车迥,山回剑阁斜。长安君到日,春色未应赊。

,后三日舟载西还,夕次淇门东刘家渡而没,得年五十有五。韩予出就外昨日举杯亲饯别,六人吟啸呵呵。今朝丹**城阿。一棺零落恨,都付逝川波。万事转头真是梦,两轮来往如梭。人生百岁合如何。放开眉上锁,得酒且高歌。

气豪心未平,三已复三仕。毫发志不伸,所至但屈己。屡触炙眉怒,讵帝折腰耻。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欲著藏山书,实录立传纪。往事邈难问,毫简遽云止。

保心如止水,为行见真书。

殷勤遵渚馈明璫,情托微波事渺茫。油壁却归天上去,沙晴空见水禽翔。

结邻湖曲笑啼同,酒圣诗豪落眼中。出管名山非俗吏,竟戕狂药问天公。陪游忍忆僧床对,娱老翻悲子舍空。剩检遗编侪作者,流传犹识故家风。

尼岭飚不可更期,寥空无路寄幽思。阶兰竞秀有谁省,贝锦伤谗徒尔为。默坐勿书殷浩怪,拟骚休作楚臣悲。君看雪涧凌霄干,长有毵毵绿满枝。

净居栋宇犀辟尘,山居不乏尘外人。我来肯作厌客想,老语一一刊翠珉。频年愧烦香积供,醉后狂言亦安用。诗成每博覆瓿讥,更向丛林系轻重。皎公启公后进师,好事继今谁似之。他年落笔须妙质,政自两公劳梦思。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