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伯洪平章高肯卿左丞

幼从翰墨场中出,晚见车书宇内同。
四十年前沾雨露,三千里外犯霜风。
峨眉共忌婵娟女,鹤发谁娄矍铄翁。
回首束书归旧隐,江南笋蕨满山中。

作品评述

《留别王伯洪平章高肯卿左丞》是陆文圭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幼从翰墨场中出,
晚见车书宇内同。
四十年前沾雨露,
三千里外犯霜风。
峨眉共忌婵娟女,
鹤发谁娄矍铄翁。
回首束书归旧隐,
江南笋蕨满山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王伯洪、高肯卿、左丞的离别场景。作者自幼在文学艺术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与友人在车书宇中共同追求知识和文化。离别时,回顾四十年来的经历,无论是沐浴雨露还是与友人相隔三千里遭受严寒风霜的困扰,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峨眉山,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名胜之一,其上有许多道观庙宇,传说中峨眉山的女子多具娇艳之貌,因此有避嫌之意。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将束起的书籍带回故乡隐居的愿望,感叹岁月的流转,回归自然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己从幼年时代在文学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到后来与友人共同追求知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化的热爱。同时,作者通过描写岁月的变迁和距离的遥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在诗的结尾,作者渴望回归故乡,隐居山中,感叹岁月的流转,表现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之感。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滟滟溪流涨渌波,乍晴天气自清和。露梢抽翠交新竹,风叶翻红颭嫩荷。水外远山晨雾重,道傍佳树午阴多。头旋更苦舟摇兀,说与篙师往得麽。

圣宋非狂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舟楫颠危甚,鼋鼍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华阀晃科峻,寒毡洛学开。燕子庭五桂,晋国手三槐。风幕南烹养,涂车北首哀。读书终不憾,九秩过江来。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八盘岭上雪偏清,万斛琼尘作一颀。空里仰看都不见,碧山映得却分明。

少日鱼同队,中年雁失群。宁师楚胜舍,不羡洛机云。春梦谢池草,冰衔汉合人。向来麾节处,尽说小冯君。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前事渺茫中。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我策我马将安求,人之悠悠谁适谋,言东之游。

一雷惊收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斸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绿窗深情不忍离,去离徊徨意转迷。?久拟深山学修法,又延行程到后期。

月下对花灯下字,年来渐觉老上关。颇思暝坐收馀力,他日归家祗看山。

先生列馆似翘材,惯见琼筵为客开。夜夜元宵日寒食,一春尽可厕邹枚。

卷帘圆月照方塘,坐久尊空竹有霜。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晴山疏雨后,秋树断云中。未尽平生意,孤帆又向东。

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滞不须嗟。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诗曰:金陵往昔帝王州。乐昌主第最风流。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国愁。越公万骑鸣箫鼓。剑拥玉人天上去。空携破镜望江尘,千古江枫笼辇路。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淮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