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景仁的《沙洲行》
拼音和注音
lǎo qīn rì rì yǐ mén wàng , shì wèn yóu zǐ hé shí g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何时:什么时候。表示疑问。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日日:日日rìrì天天。∶一天一天地。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倚门:《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晩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闾'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靠着门。旧指妓女接客。
老亲:老亲lǎoqīn∶结为亲戚时间较长都是老亲旧邻的,还用什么客套∶年老的双亲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原诗
门前洲渚春水生,浩淼远与淮流平。
吴艑楚舸泊门下,睡乡伊轧皆橹声。
经时卧病出门望,但见短草摇天青。
水落不知处,草青行复枯。
行人如豆马如蚁,出没草际行蠕蠕。
若教此地不为浸,岂非万顷真膏腴。
长淮树底渺难辨,极浦征帆有时见。
帆影还争落日飞,鼓声或递回风便。
一行雁带商飙来,散作秋阴满淮甸。
支筇独立何苍然,万里势落萧辽天。
客魂久已迷下蔡,地气莽欲开中原。
世情生落尽如水,何必桑田与沧海。
等闲风景伤羁人,我客兹邦已弥载。
故乡昨日邮筒来,石田荦确生蒿莱。
老亲日日倚门望,试问游子何时归。
沙洲行复别伊去,明岁水生无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