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匏庵臂疾予问之偶迟有诗见贻次其韵》
拼音和注音
táng qián kè zhì wéi cháng yī , chí shàng shī chéng yī qiàn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长揖: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
欠伸:疲倦时打呵欠、伸懒腰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偶因请告得閒身,子墨依然日见亲。
汤媪曾闻能作祟,竹奴何事亦欺人。
堂前客至惟长揖,池上诗成一欠伸。
自笑东邻来问疾,如何翻后陆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