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骑石山

江城楼阁辟嵯峨,如此随风燕雀何。
古木望中松柏少,好花开处杏桃多。
徐殷旧宅僧为主,褚氏閒亭鹤占坡。
花落花开今古事,青山无语野樵歌。

作品评述

《登骑石山》是宋代黄汝嘉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江城楼阁、古木和花朵等景物,以及徐殷旧宅和褚氏閒亭等建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城楼阁辟嵯峨,
如此随风燕雀何。
古木望中松柏少,
好花开处杏桃多。
徐殷旧宅僧为主,
褚氏閒亭鹤占坡。
花落花开今古事,
青山无语野樵歌。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江城楼阁的壮丽景象的赞叹。楼阁高耸入云,犹如矗立在嵯峨的高山之上,而飞翔的燕雀随风飞舞,给人一种自由灵动之感。

接着,诗中描述了远望古木时松柏的稀少,而花朵却在开放的地方杏桃却盛开得更多。这表现了自然界的变迁和恢复,古木逐渐减少,而花朵却在不断绽放。这种对自然变化的描绘,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的变迁和不变。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徐殷旧宅和褚氏閒亭。徐殷是一位僧侣,他曾经居住在这座古宅中,而褚氏閒亭则是一座小亭子,被一只鹤占据在山坡上。这些建筑物代表了历史的痕迹和人们的生活。它们见证了时光的流转,承载着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最后两句表达了花朵的凋落与开放,这是古今常有的事情。而青山却无言,只有野樵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中。这揭示了自然的宁静和人类的短暂,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类的存在是渺小而短暂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通过对变迁和恢复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宁静和人类短暂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推荐

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清溪潄苍根,夜雨滋寒玉。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苍山黄叶中,见此欻惊目。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战诗谁与敌,浩汗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三年重到严滩路。叹须鬓、衣冠尘土。倚孤篷、闲自濯清风,见一片、飞鸿归去。人间何用论今古。漫赢得、个般情绪。雨吹来云、乱处水东流,但只有、青山如故。

遥岑不娱人,苍莽颇愁绝。东南有断梁,水寒不可涉。西闉不俗往,旦莫畏喋亵。归来坐北堂,悠然理书策。之人阿堵中,虽烈属怀不隔。周公徂东山,仲尼陈蔡厄。大儒且不过,小子保足南。时命姑置之,胡为常迫。

归来遽云出,既出又归来。自处苟如此,渊明安在哉。

村坞花飞片片红,横遭涩雨又悭风。无何春事三分过,不肯游人一笑同。穷胜园林惟我辈,傥来轩冕付诸公。烟云两屐亦堪醉,莫问圣贤诗一中。

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

迩臣均劳逸,方面乃毗倚。细人怙权宠,补外习为耻。余杭股肱郡,湖山真信美。意雅如望之,肯效倪若水。

清秋山水无不宜,笔架之峰天下奇。高蟠斗极鸟先却,幽测珠光龙未知。天清钟磬度霄转,月黑星河当户垂。却念浮丘应识我,满空风雨遴新诗。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冒雨上城头,凄凄欲报秋。云低密藏树,风急暗侵楼。渐积荷珠重,新添沼监幽。凭栏未能去,公自念民畴。

尚记春风黄栗留,明年春又到钩辀。会疏长作去时恨,年大能禁生别愁。言偃得人行不径,缪公受责俾如流。原将二语为君赠,更原开诚学武侯。

疾风吹雨过前溪,留得余凉在竹扉。为我拂床仍置席,今朝梦稳故山归。

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小亭八尺石为台,占绿围中作翠堆。一片闲云难画去,四时野色入诗来。气凌月观身曾到,梦托云根手自栽。更出城楼一头地,夕阴含雨肯低徊。

妃即嫔嫱非并后,公卿虽备要严徐。黄裳敢僣夫人服,紫袖聊瞻御坐裾。石韫山辉元倚玉,媠飞海运本名鱼。莫因韩李同佳传,便废千年太史书。

西村一抹烟,柳弱小桃妍。要识春风处,先生拄杖前。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