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宋濂的《和王内翰见怀韵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dì dé rú tiān fù wàn bāng , dìng qī guī zhào dào lóng ji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邦: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泛指众多的国家。
定期:(动)确定日期:~召开家长会。②(形)有一定周期或期限的:~存款。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原诗
帝德如天覆万邦,定期归棹到龙江。
奇才不换金城百,宠命当簪白笔双。
喜极欲持如意舞,醉来应使软舆扛。
此情纵切何由遂,吟对西南月满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