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祝英台近.赠吴郎韶仙.十二阕(其二)并序》
拼音和注音
zǎo shì qīng míng , jiā yuē qiě láo j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明:(形)有法度,有条理:政治~|~世界。[反]腐败。②(形)清楚而镇静:神志~。③(形)清澈而明朗:月色~。[反]混浊。④(形)晴朗:天气~。⑤(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日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牢记:(动)长久清晰地记住。[近]铭记。[反]忘记|淡忘。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枕函斜,帘押坠。花气贴浓睡。
带梦微醒,越样显娇媚。
敢因第二番逢,尚留生怯,值笼袖、半回凝睇。
坐还起。相看脉脉斜阳,欲住苦无计。
早是清明,佳约且牢记。
城南酒户春深,听莺傍柳,要拣个、绿濛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