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童罗列十四五,曲曲尽作边头声。

出自明末清初代陈恭尹的《同梁药亭屈翁山淩天杓林叔吾泛舟东湖承高西厓邑侯垂访谈宴逮夜赴湖主人尹澜柱铨部之招即事赋赠》

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的《同梁药亭屈翁山淩天杓林叔吾泛舟东湖承高西厓邑侯垂访谈宴逮夜赴湖主人尹澜柱铨部之招即事赋赠》

拼音和注音

yāo tóng luó liè shí sì wǔ , qū qū jǐn zuò biān tóu s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罗列:(动)①分布并陈列着。[近]陈放|陈列。②列举:~材料。[近]列举。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原诗

我爱清秋好,因为湖上行。

拂衣昨夜度江水,青山画舫遥相迎。

垂杨飞丝映朱阁,古松擢干排苍冥。

湖上多故人,邀我湖中亭。

大铙忼慨间淮鼓,高管断续和秦筝。

妖童罗列十四五,曲曲尽作边头声。

长谈短歌共披写,座中客尽风流者。

只愁天上落金乌,宁识湖边有车马。

高侯达者好著书,日开经史自公馀。

洛下不唯容阮籍,临邛直欲朝相如。

昨日相过惭未报,今朝复枉湖中道。

在贵真看能下人,微才岂敢论高蹈。

生平落魄偶言诗,空谷寒猿只自悲。

何因得入君侯耳,逢人往往言相思。

相思相见日之夕,湖日湖云相映色。

洲渚纡回势若环,波光琐细纹如织。

中流四顾忽茫然,四百罗浮出半天。

君不见晋时葛稚川,作令乃以丹砂传。

又不见秦世安期子,说项不成成列仙。

人生出处皆陈迹,百年且自行胸臆。

主人有酒须尽欢,回船勿使风涛黑。

诗词推荐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北风扬胡沙,埋翳

早除郎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习气未消余业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秀色环亭拥霁霞,修筠冰艳数枝斜。东君欲奉天颜喜,故遣融和放早花。

春风吹绿满天涯,想见山园尽落花。少日意狂轻节物,只令流转谩成嗟。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食观本草岂非痴,二果甘滋可养脾。耄智自知无益处,肉身安得有轻时。

南朝徐庾流,洛下忆同游。酒采闲坊菊,山登远寺楼。相思劳寄梦,偶别已经秋。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娇马频嘶。晓霜浓、寒色侵衣。凤帷私语处,翻成离怨不胜悲。更与叮咛祝后期。素约谐心事,重来了、比看相思。如何见得,明年春事浓时。稳每次金腰_,来烂醉、玉东西。

喜闻三字耗,闲客是陪游。白鸟闲疏索,青山日滞留。琴如高韵称,诗愧逸才酬。更勉匡君志,论思在献谋。

当年琴调绝平平,妄意先贤宰武城。邑有澹台犹欠识,始知令尹未聪明。

山隘留天少,江迂占地多。风梢猿自挂,露草虎曾过。坐客犹吴语,行人尽楚歌。川妃澜浪甚,着语试谁何。

科名继世古来稀,高步何年下紫微。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今日得游风化地,却回沧海有光辉。

茂养高标松抱苓,岁寒姿傲雪霜丁。萧骚风度山林韵,偃蹇气钟丘壑形。霁月霁云胸次淡,秋山秋水眼棱青。磨砖谁问马师语,妙发枯龟一灼灵。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南宗要勘北机关,踏遍江湖淮浙山。始信广东元有佛,打包依旧更南还。

感会由来属俊贤,谁知出处更相先。蒲且卷弋冥鸿日,荀令开池浴凤年。佚老疏金催具酒,济时商楫正横川。高风盛德俱难状,留与名山信史传。

春物行将老,怀君意讵堪。朱颜因酒强,白发对花惭。日日思琼树,书书话玉潭。知同百口累,曷日办抽簪。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林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卢橘花残细细飞,满枝晴日闹蜂儿。霜余有此香无奈,合与称题赋小诗。

谁测天工造化情,巧将红粉傅金英。武陵溪上分佳色,陶令篱边得异名。不使秋光全冷淡,却教阳艳再鲜明。瓮头消息香醪熟,何必黄花便可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