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题山石榴花》
拼音和注音
qiáng wēi dài cì pān yīng lǎn , hàn dàn shēng ní wán yì n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菡萏:1.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2.古称水芙蓉、芙蕖。
蔷薇: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常绿或落叶灌木。枝干多刺,叶为奇数的羽状复叶,边缘有锯齿。花朵也称为「蔷薇」,是两性花,花瓣数目为五的倍数,有红、白、黄等色,富有香气。可作观赏用,也可加工制作蔷薇油和蔷薇露。也称为「买笑」。
带刺:谓含有讥刺意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一丛千朵压阑干,剪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乾。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