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晚泊

亭上风犹急,桥边月已斜。
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园林海一涯。
萧然正无寐,夜橹莫咿哑。

作品评述

《汴上晚泊》是唐代诗人吴融所作,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所处境地的感叹和思考。

中文译文:
亭上风犹急,
桥边月已斜。
柳寒难吐絮,
浪浊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
园林海一涯。
萧然正无寐,
夜橹莫咿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汴河上的一次晚泊时的景象。诗的主题可以说是借景抒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落魄、孤寂的心情。

诗的开头描述亭上的风依旧很急,桥边的月亮已经开始倾斜。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急促、紧迫的氛围,象征着作者当前困境的紧迫感。

接着,诗中写到柳树已经没有了茂密的絮,浪潮也不再盛开如花。这里柳树和浪潮的寂寞和凋零,与作者的境遇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自身孤苦无依的心情。

继而,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岐路和广阔园林,暗示着世界的辽阔和可能性的无限。然而,作者却仍旧在困境中无法入眠,夜晚的橹声更加凄凉,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困境和忧伤。同时,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呼应了作者的心情,表达了对孤独与无奈的思考和感叹。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天上得灵根,不是凡花数。清似水沉香,色染蔷薇露。芗林月冷时,玉笋云深处。归梦托秋风,夜夜江头路。

飘然随钓艇,云水是天涯。红叶下荒井,碧梧侵古槎。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更有相期处,南篱一树花。

竹里茅茨竹外溪,粼粼白石护渔矶。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人日西郊路,晨光射浅滩。停桡喜萧散,照影叹衰残。社酒香浮瓮,春蔬绿满盘。山茶虽慰眼,不似海云看。

月没天欲明,秋河尚凝白。皑皑积光素,耿耿横虚碧。南斗接,北辰连,空濛鸿洞浮高天。荡荡漫漫皆晶然,实类平芜流大川。星为潭底珠,云是波中烟。鸡唱漏尽东方作,曲渚苍苍晓霜落。雁叫疑从清浅惊,凫声似在沿洄泊。并州细侯直下孙,才应秋赋怀金门。念排云汉将飞翻,仰之踊跃

壮士不同儿女曹,谁云赋性太粗豪。一编韬略进擒虎,十辖丝纶学钓鳌。剑口不磨韩信血,鼎心须刮食其膏。英雄多少不平气,一夜朔风争怒号。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学有千箱富,言无一字欺。脊令慈孝地,兄弟急难诗。颂美观名士,传家付令儿。平日磨玷缺,此理上天知。

徽学诸孙亦俊游,舌端造化挽洪流。慨然投笔从裘马,要学班超万里侯。

日月游驹迅,光阴激箭驰。自应怜未遇,谁解语先知。消息春来好,功名梦到时。更凭询造物,无作戏人期。

栗悍攻城大不仁,拔山力尽误终身。当初不学古兵法,到了翻成霸罪人。未造汉时知有汉,岂堪秦后又生秦。咄嗟气象今何在,千古空留土木神。

东风动地只花发,渭城桃李千树雪。芳菲可爱不可留,武陵归客心欲绝。金华省郎惜佳辰,只持棣萼照青春。君家自是成蹊处,况有庭花作主人。

水边寂寞一枝梅,君谓高标好似谁。洁白不甘鞠秽没,屈原孤立佩兰时。

山行不识小人羹,但有清寒饷瓦罂。想见雪肤陪独夜,世间无比长官清。

兽绕朱轮酒满船,郡城萧洒贵池边。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九点好山楼上客,两行高柳雨中烟。陵阳百姓将何福,社舞村歌又一年。

波涛路杳然,衰柳落阳蝉。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归林久别寺,过越未离船。自说从今去,身应老海边。

四面楼成已壮观,兹楼仍更出云间。一条溪引五湖水,千里江分两岸山,是处风烟俱秀发,旧家气象顿追还。公余幸此同登览,一醉休辞酒量悭。

才看艳蕾破春晴,又见飞花点点轻。纵是闲花自开落,东风毕竟亦无情。

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灯花寒影里,诗句雨声中。尽开窗户容秋月,遍倚阑干看晚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