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
逼烟霄。
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
左倾醪。
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李纲所作的《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右持螯。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中文译文:

在异乡中,重阳节的九月九日与众季节的人一起登上高山。迫近烟霄,看见秋天的细微变化。云涌动着群山,山外的海浪翻腾。回头望去,中原的位置何在,天空像一幅幕帘,碧蓝环绕。茱萸花蕊绽放,菊花刚刚酝蕾。左手倾斟着酒,右手持着螯。不要将闲愁放在心头,空费心力劳碌。我们将共享八方的天地,随着节气和万物,自由地游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登高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置身异乡的心情。诗中以九月九日为背景,多与家乡的传统节日和景物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开篇以"客中重九共登高"作为引子,表明诗人作为客居他乡的人,与当地的人们一同登高,共度佳节。通过"逼烟霄"和"见秋毫"的描绘,展示了登高所带来的壮丽景色和秋天的细微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以山水景观为背景,展示了云涌群山和山外海翻涛的景象,形容出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和气势磅礴的景象。

在描绘完外部景色后,诗人回首中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天似幕,碧周遭"形容了高山环绕下的苍穹,而"茱萸蕊绽菊方苞"则意味着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临,同时也暗含了对家乡的祝福和思念。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左倾醪,右持螯"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中的寂寥和孤独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态度。"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提醒人们不要为了无谓的忧愁而浪费心力,应该积极面对生活。

最后两句"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随着节气和万物自由地游荡,将八方的天地都当作自己的家。

这首诗词以景《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是宋代李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
In a foreign land,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we ascend the heights together,
逼烟霄,
Approaching the horizon,
见秋毫。
We see the minute changes of autumn.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Clouds surge among the mountains, the sea waves beyond.
回首中原何处是,
Turning back, where is the Central Plains?
天似幕,碧周遭。
The sky resembles a curtain, azure all around.
茱萸蕊绽菊方苞,
The dogwood is in bloom, chrysanthemum buds are just forming,
左倾醪,右持螯。
Pouring wine with the left hand, holding crab claws with the right.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Don't let idle worries burden your heart in vain.
会取八荒皆我室,
Embracing the whole world as my home,
随节物,且游遨。
Following the seasons and wandering freely.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在异乡的情景。诗人与当地人一同登高,共度佳节。他们逼近天空,观察秋天的细微变化。诗中描绘了云涌动的群山和远处海浪翻腾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气势恢宏。

然后诗人回首望故乡,感慨中原的位置何在,天空如幕,四周碧蓝。茱萸已经开花,菊花才刚刚酝蕾,象征着重阳节的到来,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祝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酒浇愁的意象,表达了在异乡的寂寥和孤独。他告诫人们不要为了无谓的忧愁而空费心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将八方的天地都当作自己的家,随着节气和万物自由地游荡。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交融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节日的庆祝。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在异乡中的心境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岿然俯溪亭,偃若与舟接。日涉有初心,风雨或阔蹑。

宋词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宋词

仙风自洒落,古气更清深。雕几荐六瑚,定无尘土侵。儒生传旧法,君子爱初心。愿令百世下,重听云韶音。

宋词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屦。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归来北堂暗,一一微萤度。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宋词

久不欹眠听说诗,心茅又塞介然蹊。那能蚕雨鸣窗叶,徒自鸡天舞瓮醯。诗态笑看云霭霭,客怀唤醒晓凄凄。龙香惠我真安用,君有佳篇好自题。

宋词

阴极俄惊一线回,石人岭上笑咍咍。摧残枯木非枯木,今日花从冷处玩。

宋词

磬筦歌大吕,冕裘旅天神。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宋词

已许郊间陈祖席,少停车马莫催行。刘郎休恨三千里,樽酒十分听我倾。

宋词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亦窃笑阿环,种桃

宋词

才见吴洲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秋风何处催年急,偏逐山行水宿人。

宋词

秋来谁不负归田,炊玉尝新喜欲颠。乞我一年横短笛,太平有象是丰年。

宋词

雨余云杪澹疏星,老病窥帘眼自明。农事已知今岁好,天公賸放十分晴。

宋词

长安长乐古来坡,新创离亭景致多,从此祖筵休别唱,记中自有断肠歌。

宋词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顾生归山去,知作几年别。

宋词

双剑插银潢,飞下作惊瀑。奔流两山间,峡石峙青玉。大声殷其雷,余响乱琴筑。澄泓神龙居,秽浊不敢触。派别入危亭,湍激如转毂。亭前石磴斜,快泻皱明縠。我来濯尘缨,一览骇心目。雾罩香炉峰,龟鹤舞见腹。山尖应更好,恨不骑黄鹄。老坡五字句,敛袵三敬读。是翁久已仟,鲲鲸

宋词

雨霁湘楚晚,水凉天亦澄。山中应解夏,渡口有行僧。鸟列沧洲队,云排碧落层。孤峰磬声绝,一点石龛灯。

宋词

红襟翠翰两参差,径拂烟华上细枝。春水渐生鱼易得,莫辞风雨坐多时。

宋词

春酒味浓殊不解,绕廊倚柱独徘徊。苍山碧树共沈寂,明月断云相往来。细雨忽飘溪外去,好风却傍竹间回。朝来已有西归燕,为问庭花几日开。

宋词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宋词

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藂。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