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
逼烟霄。
见秋毫。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
茱萸蕊绽菊方苞。
左倾醪。
右持螯。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李纲所作的《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右持螯。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

中文译文:

在异乡中,重阳节的九月九日与众季节的人一起登上高山。迫近烟霄,看见秋天的细微变化。云涌动着群山,山外的海浪翻腾。回头望去,中原的位置何在,天空像一幅幕帘,碧蓝环绕。茱萸花蕊绽放,菊花刚刚酝蕾。左手倾斟着酒,右手持着螯。不要将闲愁放在心头,空费心力劳碌。我们将共享八方的天地,随着节气和万物,自由地游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登高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置身异乡的心情。诗中以九月九日为背景,多与家乡的传统节日和景物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开篇以"客中重九共登高"作为引子,表明诗人作为客居他乡的人,与当地的人们一同登高,共度佳节。通过"逼烟霄"和"见秋毫"的描绘,展示了登高所带来的壮丽景色和秋天的细微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以山水景观为背景,展示了云涌群山和山外海翻涛的景象,形容出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和气势磅礴的景象。

在描绘完外部景色后,诗人回首中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天似幕,碧周遭"形容了高山环绕下的苍穹,而"茱萸蕊绽菊方苞"则意味着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临,同时也暗含了对家乡的祝福和思念。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左倾醪,右持螯"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中的寂寥和孤独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态度。"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提醒人们不要为了无谓的忧愁而浪费心力,应该积极面对生活。

最后两句"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随着节气和万物自由地游荡,将八方的天地都当作自己的家。

这首诗词以景《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是宋代李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
In a foreign land,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we ascend the heights together,
逼烟霄,
Approaching the horizon,
见秋毫。
We see the minute changes of autumn.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
Clouds surge among the mountains, the sea waves beyond.
回首中原何处是,
Turning back, where is the Central Plains?
天似幕,碧周遭。
The sky resembles a curtain, azure all around.
茱萸蕊绽菊方苞,
The dogwood is in bloom, chrysanthemum buds are just forming,
左倾醪,右持螯。
Pouring wine with the left hand, holding crab claws with the right.
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
Don't let idle worries burden your heart in vain.
会取八荒皆我室,
Embracing the whole world as my home,
随节物,且游遨。
Following the seasons and wandering freely.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在异乡的情景。诗人与当地人一同登高,共度佳节。他们逼近天空,观察秋天的细微变化。诗中描绘了云涌动的群山和远处海浪翻腾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气势恢宏。

然后诗人回首望故乡,感慨中原的位置何在,天空如幕,四周碧蓝。茱萸已经开花,菊花才刚刚酝蕾,象征着重阳节的到来,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祝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酒浇愁的意象,表达了在异乡的寂寥和孤独。他告诫人们不要为了无谓的忧愁而空费心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将八方的天地都当作自己的家,随着节气和万物自由地游荡。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交融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节日的庆祝。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在异乡中的心境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移植自西南,色浅无媚质。不竞灼灼花,而效离离实。

宋词

香麹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红蜡半含萼,绿油新酦醅。玲珑五六树,潋滟两三杯。恐有狂风起,愁无好客来。独酣还独语,待取月明回。

宋词

藻丽荧煌冠士林,白华荣养有曾参。十年去里荆门改,八岁能诗相座吟。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钓鱼台上频相访,共说长安泪满襟。

宋词

了官书半日繁,且随杖履共琴樽。新诗传读云侵屋,怪石争谈虎守门。明月高悬酬雅集,清泉流韵涤烦。漫因地僻疏时事,郊垒犹闻鼓角喧。

宋词

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咳唾,拂袖且东还。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富贵暂饶先手,唏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宋词

西方清净路,此路出何门。见说师知处,从来佛不言。今生多病恼,自晓至黄昏。唯寐方无事,那堪梦亦喧。

宋词

共政艰难际,临朝保佑初。经纶付耆老,利泽到樵渔。礼盛谦常抑,功成委不居。圣君深致孝,尽守典刑余。

宋词

括苍山上云,山好云亦好。可怜山下僧,看云不知老。

宋词

尧寿元非啜雉羹,秦皇汉武却营营。有心去采三山药,何似归休一日兵。

宋词

八月川原旱欲然,季秋连雨顿澄鲜。明朝领客成无暇,七日登高不厌前。菡萏扫除如暑净,芙蓉绰约作春妍。佳人得得同来看,萸菊年年却懒搴。

宋词

明鉴掩尘埃,含情照魏台。日中乌鹊至,花里凤凰来。玉彩疑冰彻,金辉似月开。方知乐彦辅,自有鉴人才。

宋词

别语畏残漏,心悬瘴海边。回期无定日,去路极遥天。苦雾沈山郭,寒海涨隰田。几宵寻使府,清话废间眠。

宋词

五湖四海仰仪形,道貌天真孰可名。偶泛仙舟来泽国,回先生后见先生。

宋词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宋词

旭日始启旦,鸟声出烟萝。草堂检春事,花落风檐多。

宋词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1]。绿叶兮素枝[2],芳菲菲兮袭予[3]。夫[4]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驾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5],儵[6]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

宋词

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闾。家贫寒未度,身老岁将除。过雪山僧至,依阳野客舒。药陈随远宦,梅发对幽居。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宋词

二士平生极好修,箪瓢之外尚何求。暮年更傍谁门户,故国宁无某水丘。华箦殊非爱曾子,短衾自可覆黔娄。小车处士差安稳,十二行窝取次游。

宋词

山村道人今老矣,徒有虚名落人耳。梦中谁记版筑夫,画像虽多终不似。偶来招隐九锁山,隐侯试笔开生颜。须眉口鼻宛相肖,只今置之泉石间。闻君尤工画山水,万壑千林生笔底。可能更扫隐居图,布袜青鞋侣樵子。

宋词

径转危峰逼,遍令两眼明。凉风吹咏思,幽竹送寒声。砧响家家急,溪阴寸寸生。含情不得语,拂石记闲名。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