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田家洞

日脚归云到坐隅,冻禽唧{左口右栗}树扶疏。
望穷野麦绿不断,春入山梅香有余。
恐是滕公千载室,定无汲冢五车书。
人间可乏贤公子,长铗歌成食有鱼。

作品评述

《饮田家洞》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脚归云到坐隅,
冻禽唧树扶疏。
望穷野麦绿不断,
春入山梅香有余。
恐是滕公千载室,
定无汲冢五车书。
人间可乏贤公子,
长铗歌成食有鱼。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冬日归云、树枝上的冻禽、远处绿色的麦田,以及春天中山里的梅花香气。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世间英才稀缺的忧虑。

赏析:
诗的开篇,“日脚归云到坐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冬日的景象,日头隐没在云彩中,只剩下微弱的余晖。接着,“冻禽唧树扶疏”,描写了树枝上停歇的冻住的禽鸟,树枝稀疏,景象凄凉。

第三、四句将视线投向远方的田野,“望穷野麦绿不断”,诗人透过视线所及之处,看到一片青翠的麦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春入山梅香有余”,描写了春天中山中梅花盛开的景象,梅花的香气弥漫,给人一种清新芬芳的感受。

接下来,“恐是滕公千载室,定无汲冢五车书”,诗人以滕文公、汲黯为例,表达对当代人才匮乏的忧虑之情。滕文公千载室指的是滕文公的千年家族室,而汲黯是一位古代贤士,他们的形象象征了过去的英才,而现在的社会似乎没有这样的人物出现。

最后两句“人间可乏贤公子,长铗歌成食有鱼”,表达了诗人对当代贤才的匮乏感到担忧。长铗是古代的贤臣,他的歌声能够让鱼跃而死。诗中以长铗歌成食有鱼来暗示,现在的时代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贤才,人们对于贤臣的期待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和人才不足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生身不作第三流,肯作坳堂一芥舟。时止时行皆正位,孰云吾道付沧洲。

九重侍从三明生,四纪乾坤一老臣。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晚上危亭想谪仙,孤坟寂寂锁寒烟。高风直节谁能继,只有诗篇后代传。

二年仕穷山,书外睡作魔。吹律黍为茁,赖公有孰何。悬知登门初,大宅浮阳和。泛爱公自尔,小子何足多。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饶伊饶舌争先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三厄五穷能养诗,养之成熟气混夷。不知胸次是三代,可与笔端为四时。收拾性情归大朴,发挥风月出多仪。勘符容有一未合,更把大通肯转移。

西国有美女。结楼青云端。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高节不可夺。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为人所观。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威灵千里护封圻。十万户归依。白湖宫殿云耸,香火尽虔祈。倾寿酒,诵声诗。谅遥知。民康俗阜,雨润风滋,功与天齐。

平地纵横十九余,古今争向此中消。乾坤二策归皇极,愚智殊途祖帝尧。竞胜鲜能思自活,临机谁肯暂相饶。旁观有著如当局,敢道今无国手超。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皎皎连霜月,高高映碧渠。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

昏花废干禄书,麻嗏类辟瘟符。草字见嗤醉秃,小楷难付官奴。

皇天倾,后土颓,王降世兮汉祚衰。王作黄泉兮誓相随,王死胡用吾身为?

官达身何补,才名陆未沉。不妨吾道在,休较吏文深。城郭春将暮,风云晚更阴。相看炎海阔,魂断欲分襟。

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门。连山互苍翠,二水各清浑。笛发孤烟戍,鸦归夕照村。萋萋芳草色,终是忆王孙。

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直万金。

将军铁马高秋出,使者楼船渤海来。甘雨恰随天诏下,冻云应与地图开。枯黄背日纷纷落,细绿迎春苒苒回。怅望山中多病客,坐看乌鹊绕庭梅。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