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回纥
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卢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雕窠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怨回纥
白发东南女,忧愁听异域歌。
结束战争,回到颉利国,骑马在胡卢河边喝酒;
亚麻布气味依然久存,建筑物年代久远。
在雕窠楼上过夜,吹笛子时泪水纷纷落下。
江南地区的祖席在征舟上停下,打开帆,等待潮水。
在隔着酒席的桃叶上哭泣,吹奏着笛子,杏花飘飘。
船离开了,海鸥飞到了楼阁上,人们已经回到尘世桥上。
分别令人悲痛,眼泪湿透江路边的红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女子,她在东南地区度过了一生。她听着来自异域的歌曲,心中满是忧愁。她在颉利国结束了战争,在胡卢河边饮马作乐。然而,多年以后,亚麻布的味道仍然存在,建筑物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她在雕窠楼上过夜,吹笛子时泪水洒下。祖席驻在征舟上,等待信潮的到来。在隔着酒席的桃叶上她哭泣,吹着笛子,杏花飘飘。船离开了,海鸥飞到楼阁上,人们回到了尘世桥上。分别带来了悲伤,她的眼泪湿透了江路边的红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放浪的女子,她经历了种种离别和变故。她在异域听到的歌曲更加增添了她的忧伤。她的征程从南朝开始,一直到颉利国结束。她在荒凉的楼阁上度过夜晚,弹奏着笛子抒发内心的哀愁。她在酒席上分别于亲人,眼泪滑落在桃叶上,飘洒在杏花上。她乘船离开了,河边的鸥鸟飞回了楼阁,人们回到了繁忙的尘世。整首诗以离别和悲伤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情感细节来表达世事变迁和人生离别的苦涩。
作者介绍
皇甫松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采莲子二首》、《怨回纥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以《采莲子二首》的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第一首诗中写一采莲少女因“贪戏采莲迟”,傍晚了还在船头弄水,而且还“更脱红裙裹鸭儿”(脱下红裙子将小鸭子裹起来),将女孩儿的活泼顽皮和怜物爱人之情状描摹得历历如画,极其生动逼真。第二首写少女贪看“湖光滟滟”入了迷,索性让船随风飘荡,还时而兴起“无端隔水抛莲子”,但发现有人偷看后羞涩惶恐了老半天(“遥被人知半日羞”),那姿态真是让人又怜又爱。《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皇甫松的生平
唐代词人。名一作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中唐古文作家皇甫湜之子。《花间集》称他“皇甫先辈”。唐人称进士为“先辈”,大约他中过进士而未任官。
皇甫松词如〔浪淘沙〕、〔杨柳枝〕、〔怨回纥〕等,形式同五、七言诗;〔采莲子〕则用七绝,而句下分别以“举棹”、“年少”和声。其〔采莲子〕、〔摘得新〕等词,为时人所称许。〔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其一);“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其二)。笔致清灵,情境优美。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笔墨。”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