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作品评述

忆长安·八月

八月时,想起了长安城,那时天空高远,保留着旧时的礼仪。人们穿着华美的衣冠,在金镜前互相颁赐,犀牛和象象对舞在红色的台阶上。我更喜欢终南山和灞河畔,真可怜那翠绿的秋草不停生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作者怀念长安的情景。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曾经繁荣辉煌。八月的长安天空高远,延续了古代的仪式和礼节。人们身着华美的衣冠,在金镜前互赠礼品,犀牛和大象在红色的台阶上共同跳舞,场面壮观。然而,作者更钟情于长安城外的终南山和灞河畔,他看到了那里青翠欲滴的秋草,深感惋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繁盛时光的怀念,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思考。

作者介绍

吕渭(734年--800年)字君载,河中(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人。唐浙东道节度史吕延之长子。唐肃宗元年间登进士、759年为太子右庶子,后擢升礼部待郎,出任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郡团练观察史,后被赠予尚书右仆射,是代宗李豫年间的高级官员。在湖南执政多年。和夫人柳氏生子温、恭、俭、让四子都成才。据说吕洞宾乃其孙,吕让之子。

诗词推荐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讽喻

最好中秋秋夜月,常时易雨多阴。难逢此夜更无云。玉轮飞碧落,银幕换层城。桂子香浓凝瑞露,中兴气象分明。酒楼灯市管弦声。今宵谁肯睡,醉看晓参横。

讽喻

浅浅清泉自监开,鳞鳞寒甃未生苔。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

讽喻

梦中要渡深溪水,伎俩多般进不能。蓦地觉来伎俩尽,床头山月已三更。

讽喻

我有一机,对面提持。石火莫及,电光罔追。

讽喻

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此地难相遇,何人更共游。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

讽喻

十五年来洛下居,道缘俗累两何如。迷路心回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馀。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

讽喻

抱膝东皋下,春风又草庐。海仙将可见,溪友未宜疏。楷著祈年疏,闲笺种树书。西山頮烟雨,容易长嘉蔬。

讽喻

出通明殿,入耆英社,谁似侍郎洪福。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管他莱相,管他鹤相,留我本来面目。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几回翻局。

讽喻

烛花渐暗,似梦来非梦,今夕何夕。帘幕生香人醉里,家住深深密密。送客难为,独留无计,此意谁知得。相看无语,可怜心绪如织。缓辔踏月归来,空余襟袖,有多情脂泽。浅笑轻颦追想处,眼底如今历历。著意新词,於人好语,过后应难必。今宵酒醒,断肠人正愁寂。

讽喻

早擢儒科秀,旋驱仕路荣。平反东广幕,抚字桂阳城。选调方优脱,朝阶自坦行。如何中道处,遽尔辍千旌。

讽喻

湖州得娟俱充袜,我把轻缣试高揭。东涂西抹出天涯,管领烟霞主风月。人家联络住青山,良朋好友时往还。读书比比不出户,柴门流水声潺湲。危椒绝磴走行旅,岚气湿衣云作侣。山腰隐隐见招提,落日长途渺何许。林坳树底跨浮漂,一泉玉泻秋琳琅。荷衣凉透忍不得,寒郊瘦岛谁争强。

讽喻

曾上高台望翠微,重来悲叹客难期。章华苍莽寻无处,云梦逶迤寒更迟。墨客多情曾痛饮,玉箫何处弄妍词。请君点检当时事,只应朱颜非旧时。

讽喻

{内力外囗}地一下,好肉剜疮。更安名字,雪上加霜。

讽喻

兰烛照重茵,飞杯复几分。主人寒不寐,上客晓离群。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剑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泠泠唯自适,郡邸有谁闻。

讽喻

求福招提小步廊,忆携诗卷共追凉。年来行处常迂路,才近君家即断肠。

讽喻

银脑玉蹄驹,金鞭问妾家。窗开桃叶渡,小艇在荷花。

讽喻

小年弄文墨,不识戎旅难。一朝事鞞鼓,策马度涂山。涂山横地轴,万里留荒服。悠悠正旆远,騑骖一何速。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行闻汉飞将,还向皋兰宿。

讽喻

一束苍苍色,知从涧底来。劚掘经几日,枝叶满尘埃。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讽喻

早岁淮阳宰邑初,相君连上荐能书。新从墨绶诸侯国,便领油泥别驾舆。东郡提封今辅屏,南都接轸旧乡闾。优游乐职人应羡,官便家荣两莫如。

讽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