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文同的《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拼音和注音
mǎn jié gān zī shèn chǐ hán , tí hú shuí yǔ niàng láng g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琅玕:(书)(名)像珠子的美石。
醍醐:1.从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为油脂状的凝结物,性甘美温润,气味清凉,古以此为纯一无杂的上味。2.佛教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3.美酒。
齿寒: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齿酸。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原诗
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
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