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北江宪副自越州访余吴门饮于杜氏明远楼》
拼音和注音
xiāng féng xiāng bié sī yōu yōu , yuè shuǐ wú shān làn màn y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烂漫:(形)①颜色鲜艳美丽,光彩四射的样子:山花~。[近]绚烂。②语言或行动坦率自然,一点儿也不做作:天真~。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悠悠:(形)①长久;遥远:~岁月。②忧郁:~我思。③闲适;自由自在:白云~。
相别:谓彼此分别。
漫游:(动)任意游乐:~东湖。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相逢相别思悠悠,越水吴山烂漫游。
时事难言聊对酒,长安在望漫登楼。
百年春梦蕉中鹿,万里秋风海上鸥。
不尽平生相许意,白头频把旧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