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有感

浮云去住水西东,一度韶华又复空。
多少春风归嫩柳,更无颜色向残红。

作品评述

《春尽有感》是明代诗人卢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景象如此变幻无常,像浮云一样飘荡东西,时而停留,时而离去。一轮美好的时光经过后,又变得空荡无物。多少次春风吹拂着嫩柳,却再也没有颜色照耀残留的红花。

译文:
浮云去住水西东,
一度韶华又复空。
多少春风归嫩柳,
更无颜色向残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短暂与变幻,以及时光的流逝。浮云象征着春天的景象,它们时而出现在西方,时而飘向东方。诗人用一度韶华指代春天的美好时光,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光过去后,又回到了空荡无物的状态。嫩柳受到春风的吹拂,但它们已经失去了春天鲜艳的颜色,残红也逐渐褪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浮云的离去和停留,春风吹拂嫩柳和残红的褪色,都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岁月的无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痛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整首诗以形象鲜明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脆弱。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引发对人生价值和时光珍贵的思考。

诗词推荐

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秀邸多英俊,惟公最有声。君陈兼孝友,子政极忠精。白璧千金价,青云万里程。皇天无老眼,名位止专城。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身同树上花,一落又经岁。交亲亦相薄,知己恩潜替。日开十二门,自是无归计。

蛾初脱缠缚,如蝶栩栩然。得偶粉翅光,散子金粟圜。岁月判悠悠,种嗣期绵绵。送蛾临远水,早归属明年。

莲幕高吟冰雪篇,天才秀发思华年。千金买得惊人句,落在鸡林渡海船。

琱兴彩仗,祗谐慈宫。宝册前奉,龙挟云从。言备兹礼,于宫之中。惟天子孝,于昭祲容。

扬雄词赋举天闻,万里油幢照塞云。仆射峰西几千骑,一时迎著汉将军。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料得坚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归朝。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牢山望断绝尘氛,滟滟河西拂地云。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

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随牒牵黄绶,离群会墨卿。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

共醉荆溪酒,不论杯浅深。定交从此日,识面早知心。久缺寒温问,忽闻长短吟。玉霄亭下路,几夜梦相寻。

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党家风味足肥羊,绮阁留人漫较量。万羊亦是男儿事,莫学狂夫取次尝。

见说西湖又一新,小楼高阁巧相萦。江山何待人妆点,堪笑吴儿不老成。

溅溅小水碧逶迤,丛菊寒深蔓翠垂。采得菖蒲未归去,满身烟雨立多时。

残风剩雨放春晴,久醉欲醒何由醒。枕上扶头更解酲,五官六吏皆失宁。满园莴苣间蔓青,火急掣铃呼庖丁。细脍雨叶缕风茎,酢红姜紫银盐明,豆(上难下肉)麻膏和使成。食如辣玉兼甜冰,毛骨洒洒心泠泠。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六年惠爱及黎甿,大府论功俟陟明。尺一诏书天上降,二千石禄世间荣。新添画戟门增峻,旧蹑青云路转平。更待皇恩醒善政,碧油幢到郡斋迎。

江头默想坐禅峰,白石山前万丈空。山下猎人应不到,雪深花鹿在庵中。

世人贪利复贪荣,来向湖边始至诚。男子登舟与登陆,把心何不一般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