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常州艮斋先生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
是非千古事,出入九家流。
身殁言犹在,官卑志未酬。
傥令兴礼乐,端不后程仇。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挽薛常州艮斋先生》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
是非千古事,出入九家流。
身殁言犹在,官卑志未酬。
傥令兴礼乐,端不后程仇。

诗意:

这首诗是为了挽悼已故的薛常州艮斋先生而写。诗人认为在当今时代,对于儒学的论述中,像艮斋先生这样品德优秀的人是最为出色的。然而,执政和评判是非本是千古不变的事情,往往要经历多种思潮和流派的影响。尽管艮斋先生早已过世,但他的言论仍然存在世间流传。尽管在官场上职位不高,但艮斋先生的志向远未实现。只要能够重视和发扬礼乐之风,艮斋先生的学问和理念就不会被后人所对抗。

赏析:

这首诗是对已故的薛常州艮斋先生的一种纪念和致敬。诗人表达了对艮斋先生高尚品德和优秀学识的赞美。通过提到"今代论儒学",诗人暗指当时儒学观点众多且争议颇多。在诗中,诗人用"出入九家流"这个成语,意味着当时人们在评判事物的是非时,经历了多种不同的思潮和流派的影响。虽然已故的艮斋先生无法亲自见证他的言论在世间继续传承下去,但他的学说和观点依然深入人心,对于后世依然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重视和发扬传统的礼乐之风,这样才能使艮斋先生的学识和思想不会被后人所抛弃或背弃。

整首诗以简练的形式传达出对已故先生的敬意以及对他学识和理念的崇拜。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呼吁大家要重视并坚持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不让邪说和变革的风潮冲击传统文化。

作者介绍

莫济(?~一一七八),字子齐,归安(今浙江湖州)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调平江府录事参军。二十四年,復中博学宏词科(《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六)。三十年,充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同上书卷一八五)。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迁着作佐郎、礼部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累官权给事中。八年(一一七二),因事出知温州(《宋史》卷三九一《周必大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召爲秘书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出知宁国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卷八)。五年,卒于中书舍人任(《周文忠公集》卷三八《祭莫子齐舍人文》)。今录诗二首。

诗词推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韶颜譬槿花尔,枵腹仅椰子如。不知作千年调,谁教盛万卷书。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两河庶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台畔古松悲魏帝,苑边修竹吊梁王。山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菡萏香。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

景物天开四面宽,如披百幅画图看。有时鸥鹭下苍霭,无数菰蒲生碧澜。独立晚凉秋思动,醉呼小艇水云寒。他年虎节重来访,唯有恩波不解乾。

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

近听千丝急,遥闻一磬清。恐伤诗肺腑,不作断肠声。

地迥人烟寂,山盘水势回。怪松欹岸出,古庙背河开。晚色催征棹,斜阳恋去桅。丹徒谁道远,一眺正悠哉。

风云虽不定,日雨亦易干。残春犹凛凛,助我朝食寒。想见芳野田,士女游班班。去者日以疏,更为来者欢。青红间车马,日暮醉墙间。

数峰残雪对闲门,世态悠悠莫可论。静室禅馀忽相忆,划灰孤坐到黄昏。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东篱寿菊金犹浅。对南山、把酒开新宴。绛阙丛霄,玉书丹篆。坐间俱是神仙伴。童颜绿发何曾变。喜婴儿姹女交相恋。寄语诗翁,茱萸重看。明年此会人人健。

世间诸味已全疏,惟爱缣缃似蠹鱼。名霸者来为御史,姓关人去作尚书。晋师嘿嘿曾何害,楚客昂昂只自如。安得汉阴归抱瓮,满园青甲灌新蔬。

甘风远集闻朝嘒,怨月深栖有夜鸣。凉牖疏明稀老翠,雨畦幽独立新清。

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生为一身穷,死也万世珍。言苟可垂後,士无羞贱贫。

生年已六十,所历更万端。富贵等浮云,变灭不足观。身如冬岭松,独立守岁寒。心如古井水,到底无波澜。吾道即古道,处今良独难。是非不易辩,长叹复长叹。

功名正恐不免,富贵酷非所须。铁马未平辽碣,钓船且醉江湖。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东床高韵画兼棋,不比寻常似瓠肥。莫向谢安争别墅,自同刘子得天机。翻成小窟乖三捷,规出神光诧一围。二事相从真可乐,篮舆访子殆忘归。

奪锦轩中醉倚欄,锦屏紫翠插雲端。平生不喜言争奪,付与游人自在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