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拼音和注音
jiāng chéng piāo bó zuì duō shí , xiè hòu shuí lìng zhǎng zhě q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城:临江之城市、城郭。
最多:表示在数量上排名第一的事物。
漂泊:(动)因职业或工作不稳定而四处奔走。[近]流浪|漂流。[反]定居。
长者:(名)①年纪大、辈分高的人。②年高而有德望的人:忠厚~。
邂逅:不期而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谁令长者期。
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何年笑语还留客,终日勤劳数问儿。
铃阁清虚非此比,秋风归兴恐非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