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题阙(其五十二)》
拼音和注音
yìn tǐ dēng chén jí , wǎng wǎng chēng bìng z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往往:(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近]经常。[反]偶尔。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明德擅轩龙,不及宋贵人。
元魏为残忍,立庶戕其亲。
亚子矫之谬,嫡后为大嫔。
苟在快其私,毋乃乖天伦。
胤体登宸极,往往称并尊。
并尊无乃过,隆养礼亦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