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曹松先辈

今岁赴春闱,达如夫子稀。
山中把卷去,榜下注官归。
楚月吟前落,江禽酒外飞。
闲游向诸寺,却看白麻衣。

作品评述

诗词《赠曹松先辈》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今年我赴春闱考试,能像曹松这样的先辈已经很少了。我把书卷都放在山中,进入考场拜见官员。楚国的明月在我吟唱前落下,江边的鸟儿在我饮酒之后飞翔。我自由自在地游玩各个寺庙,又看到了一个穿着白色麻衣的人。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齐己在春闱考试之前的心境和经历。诗人对曹松(唐代进士)的敬佩和钦佩表达出来,感叹如今像曹松一样的人才已经很少见了。诗人将书卷放在山间,意味着他将压迫和分散注意力的功课抛诸脑后,坚持自己的真实性格和追求。他在游玩各个寺庙之余,看到了一个穿着白麻衣的人,可能意味着他希望自己能够追求清贫和超凡脱俗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闱考试的态度和对仕途的思考。与传统的取得功名、高官厚禄的心态不同,诗人将考试看作是一种修行,更注重自己的独立性和精神追求。他认为当下缺乏像曹松这样的先辈,暗示着当时社会的精英人才越来越少了。诗人将书卷放在山中,把它们与尘世分隔开,追求更高尚的境界。他游玩各个寺庙观看,可以看作是他寻找精神归宿和启示的过程。最后,他看到一个穿着白麻衣的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清贫和超越世俗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宽广,情绪优美,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远离尘世的情感和理想。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旱意初忧病圃场,霈然甘泽起羸尪。穹苍既格由孚信,德教从来本抑强。再熟言观竞藨衮,千仓千见咏丰穰。帝虚左揆思良弼,霖雨重期泽万方。

得寮便住似西资,谁暇安巢更择枝。阖密不妨中酒圣,楼明大好养书痴。志公分科存刀尺,庞老家风欠笊篱。大厦千间宵八尺,傍人莫笑太穷猗。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六桥箫鼓日喧天,谁料年来渐索然。兴废荣枯都不识,一家活计一渔船。

五马向西椒,重阳坐丽谯。徐州带绿水,楚国在青霄。张幕连江树,开筵接海潮。凌云词客语,回雪舞人娇。梅福惭仙吏,羊公赏下僚。新丰酒旧美,况是菊花朝。

僧戒阿谁受,法仪何处迎。两回经梦境,三叹悟人生。食已难为强,衣犹不惮更。得非禅力重,去住目由情。

平日居山恨不深,蹔来差足慰幽寻。僧归共说道逢虎,院静惟闻风满林。毫盏雪涛驱滞思,篆盘云缕洗尘襟。此行殊胜邯郸客,数刻清闲直万金。

圜丘何方,在国之阳。祀神合祭,运避无疆。祖考来格,笾豆成行。其人肃肃,降福穰穰。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多儒。儒者道如砥,岂其自崎岖。申以黄老废,贾以绛灌疎。汉家尝纷纷,政尔门户殊。

营营是与非,前乐后还悲。今世已如此,他生愿似师。禅房空旦暮,画壁半陈隋。绕径苍苔迹,幽人来是谁。

专气如婴儿相,观心得宿命通。认取无声无色,了知非瞽非聋。

雨接梅霖,风祛槐暑,麦天已秋。正榴燃红炬,枝头色艳,荷翻绿盖,池面香浮。心景俱清,身名何有,且向忙中早转头。尘劳事,枉朝思夕计,细虑深谋。悠悠。不复徼求。但安分、随缘休便休。纵官居极品。徒为美玩,家称钜富,未免闲愁。遇酒开颜,逢欢乐意,有似木人骑土牛。从他

春日山居好,春来不问深。柳能同燕舞,莺解代花吟。有酒家闲去,无诗客莫寻。卖田强免役,何必苦劳心。

何意重关道,千年过圣皇。幽林承睿泽,闲客见清光。日御仙途远,山灵寿域长。寒云入晋薄,春树隔汾香。国佐同时雨,天文属岁阳。从来汉家盛,未若此巡方。

浪云如雾如电,又如天海一沤。金棺现两脚板,铁叶护死髑髅。

看清音。见浮沉。法眼星眸运古今。红莲两间侵。火珠林。水真金。不比他方去远寻。承当认本心。

六文开玉篆,八体曜银书。飞毫列锦绣,拂素起龙鱼。凤举崩云绝,鸾惊游雾疏。别有临池草,恩沾垂露馀。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