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阁端午帖子

点画诸宫初献巧,裁缝中禁又迎祥。
周南永播河洲化,仰佐鸿明烛万方。

作品评述

《皇后阁端午帖子》是一首宋代诗词,由夏竦创作。本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皇后阁内的点画和裁缝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带来的吉祥和繁荣。

诗词中表达了点画诸宫初献巧,这是指皇后阁内的点画技艺非常精湛,并将这些点画技艺展示给宫中的其他人。通过点画技艺的展示,整个宫廷得以迎接吉祥和繁荣。

接下来的一句“裁缝中禁又迎祥”表明裁缝们在皇后阁内也在紧张地工作,为了迎接端午节的到来,他们准备着精美的服饰。这句话传达了皇后阁内繁忙而喜庆的氛围,同时也意味着对吉祥和美好未来的期许。

接下来的两句“周南永播河洲化,仰佐鸿明烛万方”表达了端午节的独特意义。周南指的是诗经中的《周南》一书,它描绘了河洲的美丽景色,而这里则是以周南来象征着端午节的愉悦和美好。这句话表达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皇后阁内,而是在整个宫廷中传播开,犹如烛光照亮了万方,象征着喜庆和光明将传遍所有角落。

总的来说,《皇后阁端午帖子》通过描述皇后阁内的点画和裁缝活动,传达了端午节的喜庆和繁荣。诗中所表达的吉祥和美好未来的期许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使读者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紫霄峰下有禅林,瓦结青瑶地布金。闻道灵溪才咫尺,携筇不觉后山深。

拜疏归田学老农,天高未肯听衰翁。逸民且举邵康节,有子并称程大中。给札说书皆御墨,教忠锡爵励群工。老臣只代臣颐请,颐不祈恩何自通。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不拔金钗赂汉臣,徒嗟玉艳委胡尘。能知货贿移妍丑,岂独丹青画美人。

三千六百丈罗浮,来今往古得仙游。转头丹葛如昨日,接武苏辕能几秋。石洞尚听黄鹤语,铁桥仍见紫云留。当时野老呕吟地,试问山灵记得否。

列馆成恬旷,垂轩坐息机。未须人境远,已觉世尘违。筠密秋生院,花残日背扉。谁将示冲漠,予意正忘归。

唯庵有长松,秀拔撑青空。铜石并根干,榆枋比蒿蓬。天地荫中边,日月奔西东。原言滋浩养,千岁看此公。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

浴罢临泉一整冠,令人搔首忆长安。御汤摇荡双龙影,疑是胡儿簇马鞍。

狮子国中,随类度生。盘石海潮,呵吼不停。要见真狮子儿,於斯观其音声。

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为谁流睇不归家。错认门前过马。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刘郎一见武陵花。从此春心荡也。

过者动之差,毋容实诸已。才觉必速改,乃不为吾累。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宫莺报晓瑞烟开,三岛灵禽拂水回。桥转彩虹当绮殿,舰浮花鹢近蓬莱。草承香辇王孙长,桃艳仙颜阿母栽。簪笔此时方侍从,却思金马笑邹枚。

平生喻工部,许我诗盟与。迩来每见每匆匆,倚赖深春间归路。问我自行何所去,告以吴门当小住。问公公有故人否,为我略营薪水助。欣然惠我书一纸,为我殷勤谈所以。我云素书难送汝,并复因之陈骩骳。公言于我则厚矣,枫落吴江自为累。幸逃乌有一先生,犹胜东城老居士。

盲老公,侍御史,崇台半面呼天子。白米红盐十万家,凤笙龙管三千指。门前养客皆天骄,一客解散千黄苗。太阿之枋忽倒掷,槌杀义鹘招群枭。一客死,百客辱。万夫怒,一夫独。生缚老盲来作俘,百口贱良一日戮。独遣小娥年十五,腰金买身潜出户,驮作倡家马。

金锡孤携问去程,萋萋原草暮烟平。六朝旧迹秦淮畔,应感兴亡听水声。

相思命千里驾,惨别缓三叠歌。幸祖帐得少住,奈征夫催发何。

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