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蔺道士

入水大虫出火龙,一生看守赞神工。
知行例作等间话,三尽儿童八十翁。

作品评述

《赠蔺道士》是宋代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神秘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的思考和表达。

诗词的中文译文:送给蔺道士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象征,描绘了一位道士的职责和人生境遇,同时抒发了对他的赞美和敬意。

首先,诗中提到了"入水大虫出火龙",这是一幅奇幻的画面,意味着道士的神奇能力和使命。道士在水中化身为巨大虫子,然后从火中升腾而起,转变为威严的龙。这种变幻的形象暗示了道士的超凡能力和他在宇宙间游走的身份。

接下来的句子中,"一生看守赞神工"表达了道士一生都在守护赞美神灵的工作。这里的"神工"指的是宇宙的创造和运行,而道士则是在维护这种秩序和平衡。这种表达方式既彰显了道士的崇高使命,也凸显了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

诗词的下半部分,"知行例作等间话,三尽儿童八十翁"揭示了道士的智慧和长寿。"知行例作等间话"暗指道士在言行中展示出的高尚品质和准则,而"三尽儿童八十翁"则表明他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在追求修行的完美状态。这里的"三尽"意味着全心全意,不分昼夜,而"儿童八十翁"则象征了道士的永恒和无穷。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神秘的意象和寓言式的表达,描绘了道士的使命和境遇。它表达了对道士智慧和崇高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关于人与宇宙联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仙吏秦峨别,新诗鄂渚来。才推今北斗,职赋旧三台。雕镂心偏许,缄封手自开。何年相赠答,却得到中台。

梅雪飘香,杏花开艳燃春昼。铜驼烟淡晓风轻,摇曳青青柳。海燕归来未久。向雕梁、初成对偶。日长人困,绿水池塘,清明时候。帘幕低垂,麝煤烟喷黄金兽。天涯人去杳无凭,不念东阳瘦。眉上新愁压旧。要消遗、除非_酒。酒醒人静,月满南楼,相思还又。

村坞深如华子冈,东风花落涧泉香。故山猿鹤相望久,莫遣濡须草树荒。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於乎贤人兮汝其予辅。宣德七年正月二十日

官安胥饮贵仍骄,父子同诛韪孝昭。博陆时方专国柄,济阴早已被弓弨。老妻安得谋灵妪,劣女刚将冠内貂。白云副封奇祸作,后车倾覆更萧条。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送君一长恸,松台路几千。

塞上柳枝且莫歌,夔州竹枝奈愁何。虚心相待莫相误,岁寒望君一来过。

吴蚕老後。

万木归根叶渐空,淡烟斜照有无中。客怀对此无情思,赖有知心老菊丛。

溪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弹冠。方旦喜无暑,教人又怕寒。人生中如许,不觉鼻头酸。

残腊雪纷纷,林间起送君。苦吟行迥野,投迹向寒云。绝顶晴多去,幽泉冻不闻。唯应草堂寺,高枕脱人群。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银幡舞。东风点点乱茶烟,留到明朝否。掩袖凝寒不语。漫黏酥、枝枝缕缕。断肠休似,飞絮多时,落梅深处。仙掌擎来,翠眉敛半看成露。惊沙马上面帘轻,谁贵毡庐主。多少高阳伴侣。到如今、沈冥几许。乘槎相问,万里银河,欲归无路。

苇岸风高宿雁惊,维舟特地起乡情。渔儿隔水吹横笛,半夜空江月正明。

帝里如何忘旧山,却因知已得名贤。司仓道合唯无可,吏部交游祇大颠。紫色袈裟无蕙带,清斋衬施有苔钱。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

出门鸡一鸣,仆马蹋晓冻。岂知牧牛儿,正作维鱼梦。

月到中秋已壮观,更看飞出海边滩。光连贝阙鲸鲵骇,冷射蓬壶屭赑寒。万顷银涛俱皎洁,一轮金魄尚团栾。当年太白曾观此,宁肯呼为白玉盘。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勿翦棠犹在,波澄水更清。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别业新开水竹居,游尘全不到庭除。栋花台榭闻幽鸟,荻草盆池种小鱼。翁醉不劳方竹引,客吟多借古藤书。何时罢直金华省,日日江头奉板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