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

夜雨彻五更,江水长三尺。
醉卧了不知,开篷洒余沥。
萧瑟复未已,北风阻行色。
篙师请祭神,索我留半日。
牲酒岂敢靳,望山头屡侧。
俯船势欲压,樯顶立峭壁。
何物野人家,奄有此奇石。
长安车马尘,儿生初未识。
鸡犬巉岩间,亦各适其适。
休官穷太守,久混渔樵席。
顾影叹须鬓,向来无此白。
一瞬十二年,梦过竟无迹。

作品评述

《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一月旦,停船靠泊在大浪滩下,雨势非常猛烈。我醉倒在船上,直到次日才醒悟。雨水淋湿了篷帆,滴落下来。凄凉的景象还未结束,北风阻碍了行进的速度。船上的船夫请我停留半日,一起祭拜神灵。我不敢推辞,望着山头时常变幻的风景。低头望着船,感觉它仿佛要压垮船身,船桅顶立如陡峭的山壁。这里是哪个野人的家?竟然有这么奇特的石头。长安城的车马尘土,我小时候还不曾见过。在这崎岖的山间,鸡犬也各自找到了适合它们的居所。我曾经放弃了官职,过着贫困的渔樵生活。看着镜中的倒影,我叹息着鬓发已经斑白,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白发。一瞬间过去了十二年,梦境中的时光最终没有留下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寥而充满哲思的场景。诗人在一次夜雨过后,醉卧船上,直到次日醒来才发觉自己的情况。雨水洒在船上,篷帆上的水滴落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北风阻碍了行船的前进,船夫请诗人留下一段时间,一同祭祀神灵。诗人凝视着山头,山水的变幻景色让人心生感慨。他仔细观察船身,感觉船即将被压垮,船桅顶立如陡峭的山壁。在这荒僻之地,诗人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引发了他的遐想。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在长安城的生活,如今已是陌生而疏远。然而,在这崎岖的山间,就连鸡犬也都找到了属于它们的安身之所。诗人曾经放弃了官职,选择了过一种简朴的渔樵生活。他看着镜中自己斑白的鬓发,感叹时光的流转,梦境中的岁月最终无法留下任何痕迹。

整首诗以雨夜停船为背景,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雨水、船身、风景等元素都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绪和哲思。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内心的感悟相互交织,呈现出一种禅意的境界。通过对现实与心灵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淡泊寂寥、恢弘宏大的感受。

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凝练的语言、精确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融合,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入思考。整首诗以简短而精练的语句,展现了方回对人生经历和内心感悟的深刻洞察力,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同时,诗中的船夫、山水、石头等形象,也凸显了方回对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

总之,方回的《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内心的孤寂。这首诗词引人深思,让人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时光的无情流转。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岁当己亥三月初,天子南幸鄢郢都。飞书走檄连日夜,藩司之使催皇夫。编氓土著签不足,流居浮户贴始敷。索资要赂弊难竟,私有里甲公吏徒。高原竖旗众夫集,县官领夫速行役。额夫四百征已办,发票捉人尚村邑。城中杻械絷盈道,中男幼丁尽供籍。问之何物为此谋,校官署职明需求。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

严亲出守剑门西,色养欢深世表仪。唐相规模今历历,蜀氏遨乐旧熙熙。海棠洲畔停桡处,金雁桥边立马时。料得预忧天下计,不忘君者更为谁。

翠盖参差森玉柄。迎风浥露香无定。不著尘沙真体净。芦花径。酒侵酥脸霞相映。棹拨木兰烟水暝。月华如练秋空静。一曲悠扬沙鹭听。牵清兴。香红已满蒹葭艇。

官路驰驱鬓且苍,忽承恩诏许还乡。寻幽好结香山社,乘兴闲登绿野堂。未采佳苗供药灶,谩收新句入诗囊。人生硕德如公少,伫看芝兰更晚香。

薪蒲正绿乳凫鸣,水没渔梁宿雨晴。看近清明沉种日,野人何事不归耕。

迥绝幽栖处,何当春日过。花开当午足,蜂过短墙多。清世羲皇梦,沧浪孺子歌。同心吾辈在,天壤乐如何。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颜色倾城世更精,爱卿长是说卿卿。卷中昔日催徽貌,重见应怜太瘦生。

听深深、谢家庭馆。东风对语双燕。似说朝来,天上婺星光现。金裁花诰紫泥香,绣里藤舆红茵软。散蜡宫辉,行鳞厨品,至今人羡。西湖万柳如线。料月仙当此,小停飙辇。付与长年,教见海心波浅。萦云玉佩五侯门,洗雪华桐三春苑。慢拍调莺,急鼓催鸾,翠阴生院。

怀抱向谁尽,穷交苦不多。相期慰岑寂,未厌数经过。浊酒随斟酌,新诗听讲磨。吾今已三十,不拟问如何。

睆箦绵疴革,中楹奠梦还。蕝仪犹在野,书副即藏山。友酹生刍洁,君恩刻印颁。一朝交臂失,宁复易睎颜。

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任教寒畯着先鞭,尽使权豪紊选班。纵诮我迂嗤我矫,个中所负重於山。

明明合宫,莫尊享帝。礼乐熙成,精兴神契。桂尊初兰,羽驾条逝。遗我嘉祥,于喃万世。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

梅花纸帐梦,耿耿欲宵残。何处幽人啸,一窗明月寒。素光流肺腑,清响动岩峦。拥膝无言语,归来意自叹。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孤山若放梅时。莫忘却扬州曾有诗。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能相忆,

艾叶翻翻白,榴花叠叠红。年华惊客枕,心事逐邮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