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

夜雨彻五更,江水长三尺。
醉卧了不知,开篷洒余沥。
萧瑟复未已,北风阻行色。
篙师请祭神,索我留半日。
牲酒岂敢靳,望山头屡侧。
俯船势欲压,樯顶立峭壁。
何物野人家,奄有此奇石。
长安车马尘,儿生初未识。
鸡犬巉岩间,亦各适其适。
休官穷太守,久混渔樵席。
顾影叹须鬓,向来无此白。
一瞬十二年,梦过竟无迹。

作品评述

《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一月旦,停船靠泊在大浪滩下,雨势非常猛烈。我醉倒在船上,直到次日才醒悟。雨水淋湿了篷帆,滴落下来。凄凉的景象还未结束,北风阻碍了行进的速度。船上的船夫请我停留半日,一起祭拜神灵。我不敢推辞,望着山头时常变幻的风景。低头望着船,感觉它仿佛要压垮船身,船桅顶立如陡峭的山壁。这里是哪个野人的家?竟然有这么奇特的石头。长安城的车马尘土,我小时候还不曾见过。在这崎岖的山间,鸡犬也各自找到了适合它们的居所。我曾经放弃了官职,过着贫困的渔樵生活。看着镜中的倒影,我叹息着鬓发已经斑白,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白发。一瞬间过去了十二年,梦境中的时光最终没有留下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寥而充满哲思的场景。诗人在一次夜雨过后,醉卧船上,直到次日醒来才发觉自己的情况。雨水洒在船上,篷帆上的水滴落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北风阻碍了行船的前进,船夫请诗人留下一段时间,一同祭祀神灵。诗人凝视着山头,山水的变幻景色让人心生感慨。他仔细观察船身,感觉船即将被压垮,船桅顶立如陡峭的山壁。在这荒僻之地,诗人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引发了他的遐想。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在长安城的生活,如今已是陌生而疏远。然而,在这崎岖的山间,就连鸡犬也都找到了属于它们的安身之所。诗人曾经放弃了官职,选择了过一种简朴的渔樵生活。他看着镜中自己斑白的鬓发,感叹时光的流转,梦境中的岁月最终无法留下任何痕迹。

整首诗以雨夜停船为背景,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雨水、船身、风景等元素都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绪和哲思。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内心的感悟相互交织,呈现出一种禅意的境界。通过对现实与心灵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淡泊寂寥、恢弘宏大的感受。

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凝练的语言、精确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融合,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入思考。整首诗以简短而精练的语句,展现了方回对人生经历和内心感悟的深刻洞察力,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同时,诗中的船夫、山水、石头等形象,也凸显了方回对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

总之,方回的《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内心的孤寂。这首诗词引人深思,让人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时光的无情流转。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把长庚才调,小施筹笔,犹处囊锥。鸾枳氵鸡滩发轫,指日问朝衣。雪片梅花外,已露南枝。休羡汉疏晋阮,记当年楚产,同是家儿。怅岁华如许,同官复同时。引宫商、细赓郢唱,向樽前、谁为一歌之。蓬壶侣,长春不老,有美人兮。

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暴雨驳丹青,荒萝绕梁梠.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寂寂落枫花,时时斗鼯鼠。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俄然响环佩,倏尔鸣机杼。乐至有闻时,香来无定处。目瞪如有待,魂断空无语。云雨竟不生,留情在何处。

涧水潺潺声不绝,溪垄茫茫野花发。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唯对空山月。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独酌时。一盏两盏至三盏,五题七题或十题。只知人事是太古,不信我身非伏义。为幸居多自乐,尧夫非是爱吟诗。

可怜河畔草青青,锦缆牵江且缓行。爱此淮南山水好,问天乞得片时晴。

飞来绣户阴,穿过画楼深。重傅秦台粉,轻涂汉殿金。相兼惟柳絮,所得是花心。可要凌孤客,邀为子夜吟。

仙游谪下可能禁,多少名山助苦吟。千古断碑犹有恨,推敲无字到于今。

欲写明妃万里情,紫槽红拨夜丁丁。胡沙望尽汉宫远,月落天山闻一声。

待月徘徊东涧滨,一天风露净无尘。老人欢意年年减,佳切清光夜夜新。悼往难传云外信,举杯那复眼中人。飘然遥想骑鲸兴,更觉高歌有鬼神。

灭项兴刘如覆手,绝秦昌汉若更棋。卷舒天下坐筹日,锻炼心源辟谷时。黄石公传皆是用,赤松子伴更何为。如君才业求其比,今古相望不记谁。

阀阅盛中州,冠冕共推华族。耐久松筠交契,更襟怀金玉。诸儒皆自愧虚前,小试暂符竹。行看世官入践,继西枢前躅。右虚楚州

献以诚。郁以清。山罍举。沉齐倾。惟尚飨。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

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术成欲试酒半酣,直蹑丹梯削青壁。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连花峰;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老胡畏诛奉约束,假息渔阳连上谷。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常碌碌。

广文无毡风撼颊,冻坐慈恩书柿叶。乞米珍题矫龙凤,望粥娇儿闹鹅鸭。不须欧家管城子,镂象雕犀作袍帢。娥眉曼睩初丰容,一笑自粲非宝靨。当时临池亦若矣,烟苍雨暗漫襟袷。几何白骨变黄泥,安用玉轴留华箧。要当约略记姓名,作底碑傍坐疲苶。我今姓名亦懒记,几砚尘埃卧羊鬣。

千古甘心冷淡中,却于春事不相同。东风只解吹花落,吹得花开是北风。

崇崇北丘,其上有樗。原校: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就而睨之,曾无事於欂栌。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器识谁能及,功名自有期。一朝闻正论,亲切在彤墀。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袭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

石上苔芜水上烟,潺湲声在观门前。千岩万壑分流去,更引飞花入洞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