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亲享先农十首

豆笾虽荐,黍稷非声。
惠我岂几,歆兹至诚。

作品评述

《明道亲享先农十首》是隋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不详。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豆笾虽荐,黍稷非声。
惠我岂几,歆兹至诚。

诗意:
这里描述了一种丰富的农事景象,表达了对农业的赞美以及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豆笾和黍稷都是农作物的名称,虽然豆笾被献上,黍稷却没有发出声音,但这并不妨碍君主对民众的慈爱和恩德。作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赏析:
《明道亲享先农十首》是一首赞美农业、赞美君主的诗词作品。诗中以农作物的名字来象征农业丰收,通过描述农作物的献上和君主的恩德,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诗中的"豆笾"和"黍稷"分别代表着丰收的象征。尽管"豆笾"被献上,"黍稷"没有发出声音,但诗人并不在意,而是强调君主的恩德是无私的,无论是否有回报,他的恩典都是深沉的。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感激之情,赞美了君主的仁德和治国之道。通过农业的象征意义,诗人将君主与土地、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君主的人民至上、崇尚农业的理念。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和对农业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和谐社会和富饶生活的向往。它体现了隋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君主的崇敬,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

九锁山寒玉作围,红尘世事可曾知。峰回似觉前无路,身到因思旧有诗。云掩岩扉龙蛰冷,月明华表鹤归迟。梅花笑我真迂阔,踏雪重游腊尽时。

二疏高躅耸簪绅,寂寞无人继后尘。一代风流虽已远,千年我德镇如新。幸抛印绶归空谷,得与湖山作好春。若较前贤那可并,却惭温诏下严宸。

橙橘方粲粲,鱼虾亦多多。能舂半年粮,岂惜一见过。良夜月如霜,听我苦别歌。翳翳葭芦乡,风定水自波。或者阻君舟,柰此伫立何。

山阴好云物,此去又春风。越鸟闻花里,曹娥想镜中。小江潮易满,万井水皆通。徒羡扁舟客,微官事不同。

磷磷清颍流,中截两崖断。架桥在城底,斗出旷平漫。阴风无边来,左右篷惊转。我得感时节,跋马重为恋。虽非远别戚,所恨良会散。却想置酒地,松阴野色晚。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纵使不去岂能久,命如槁叶风将飘。一阳来复值初度,方念吹棘心夭夭。何期老友加记录,乃为衰朽亲挥毫。庐山高哉山谷字,蜀女织就新冰绡。安得东归抱四绝,双凫飞舄追王乔。

从来官职惯如冰,便是青衫行脚僧。去岁离家今日是,故人招隐几时能。早衰须鬓逢人问,太拙形模引世憎。均在客中谁作伴,如何不共醉腾腾。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销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有子严廊贵,知公衣钵传。内祠初趣召,次对暂回旋。偕老莱衣喜,虚怀帝席前。恩荣方沓至,遽返九华仙。

南州苦炎酷,薄宦淹翘隽。怡然贤者心,五稔若一瞬。归程江海遥,永日风波进。屡经溪壑险,且乐帆樯顺。忽传邮驿音,雅什浑金振。披襟许见过,握兰欣入觐。衡门久索居,黄陂渴馀润。观止君子容,玉光窥千仞。高谈尽今古,不独期廉蔺。相逢勿惜醉,别去生蒙吝。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渊时千载上,当复知我意。

石房开竹扉,茗外独支颐。万木还无叶,百年能几时。隔云闻狖过,截雨见虹垂。因忆岳南客,晏眠吟好诗。

渥洼骐骥儿,众中见毛骨。别来忽三岁,残害为异物。

相逢樽酒未辞深,握手盱眙十载心。车马凄凉人夜别,出门落月与横参。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桃始荣。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