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晓发

曲曲东湖水,何能计里长。
沙明兼淡月,船重积严霜。
冒晓人佣起,冲寒雁欲翔。
梅花飞尽日,犹不到家乡。

作品评述

《东湖晓发》是明代诗人陈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曲曲东湖水,何能计里长。
沙明兼淡月,船重积严霜。
冒晓人佣起,冲寒雁欲翔。
梅花飞尽日,犹不到家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清晨时分在东湖出发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湖水曲折蜿蜒,无法准确计算距离的特点,表达了他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湖面上的沙滩在明亮的月光下清晰可见,船只因为积聚了厚厚的霜冻而变得沉重。黎明时分,人们挣脱寒冷的束缚,雁群也展翅欲飞。然而,即使梅花已经飞尽,诗人仍然未能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离别之感。首句「曲曲东湖水,何能计里长」以湖水的曲折形态来象征离别的无法预知和无法计算的距离,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迷茫。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冬日清晨的景象,通过对沙明、淡月、船重和严霜的描绘,增强了寒冷、凝重的氛围,也暗示了离别的艰辛和阻碍。随着黎明的到来,人们开始启程,雁群也即将离开,这些景象都象征了离别的瞬间。最后两句「梅花飞尽日,犹不到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梅花飞尽仍未能实现回家的心愿,凸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象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诗词既表达了诗人个人的离愁别绪,也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人生的离别和追寻的意味。

诗词推荐

见君之乘下之。见杖起之。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厚者不损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躯以要名。

归来萝茑挂烟蓑,钓月耕云倦也那。山上山下吞佛语,溪东溪西牧牛歌。廿年树耳亡疑著,一个拳头得用麽。做尽平生闲伎俩,赤鳞无奈瓮虀何。

周公作雅颂,退然在豳风。功成贵无迹,名大谤亦丛。彼人自标置,刻画岂不工。君看榛莽间,断碑卧颓墉。想当在世时,拳拳效深衷。胡然今弗省,身后议论公。达人悟物情,玄览昭有融。区区强名我,咨尔来何从。沈公天下士,於今万夫雄。邦人见未尝,誉之口不容。请将氏南楼,语尽

輶轩凤凰使,林薮鹖鸡冠。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林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瑶琴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开花送余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鷃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一死鸿毛或

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颇觉鸾鹤迩,忽为烟雾飞。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未归。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昨日因何喜,今朝为甚悲。喜他向道慕希夷。悲则因他,华丽不相宜。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蓬头垢面嘴累垂。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

欲结衡山茅,未买修竹径。杖藜借危亭,面势五峰正。何人纵恶木,墙外巧翳映。挥斤快望眼,岳色涵空镜。连岫忽生云,又厄登临兴。吹开指雇间,独立西风劲。天机进人事,众定两相胜。不竞独此心,万象同一莹。

江南菊花差晚开,把酒前兰复后梅。天公何尝负此老,天下腐儒臣方回。

艮上戒舌驷,震初羞指鼋。细观颐内外,口是祸之门。

每谒祠堂憩虎邱,山僧煮茗雪花浮。陆泉便作曹溪会,引得清风话未休。

烹鱼得素书,欲读字半漫。上如说相思,下如祝加餐。

暮年常苦睡为祟,好事新分安乐茶。更得小瓢吾事足,山家风味似僧家。

东篱深僻嬾衣裳,书卷纵横杂药囊。无吏徵租终日睡,得钱沽酒一春狂。新营茅舍轩窗静,旋煮山蔬匕箸香。戏集句图书素壁,本来无事却成忙。

东来复西去,却数十三年。三过丹阳县,俱乘万里船。半生行役里,两鬓客愁边。属玉沧波上,清標倍炯然。

故家零落眼中稀,岁月峥嵘踏路岐。诗解穷人君莫恨,钱能使鬼我方知。片言折狱非无日,谈笑封侯会有时。一上梅山吊槃瓠,賸题佳句写幽思。

日初长。正园林换叶,瓜李飘香。帘外雨过,送一霎微凉。萍芜迳,曲凝珠颗,衬汀沙、细簇蜂房。被晚风轻颭,圆荷翻水,泼觉鸳鸯。此景最难忘。趁芳樽泛蚁,筠簟铺湘。兰舟棹稳,倚何处垂杨。岂能文字成狂饮,更红裙、闲也何妨。任醉归明月,虾须帘筛,几线馀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