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橘

封君培雍百年心,准拟霜秋色更深。
办取数钱收一掬,此奴随处即成林。

作品评述

《栽橘》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封君培雍百年心,
准拟霜秋色更深。
办取数钱收一掬,
此奴随处即成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橘子栽培的心意。诗人将橘子栽培比喻为封君(君主)培养民众的心意,寓意着他对于培养美好品质和思想的期望。他提到了秋天的霜和深沉的色彩,暗示橘子成熟的季节和丰收的喜悦。诗人通过描述栽橘的过程,抒发了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橘子栽培的景象,却寄托了深刻的情感和意义。诗人通过橘子栽培的形象,隐喻了对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期待与努力。他将栽培橘子的过程与人们培养美好品质的过程相对应,展现了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霜和秋色,暗示着橘子成熟的季节,也象征着收获和丰收。这种意象与诗人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期盼相呼应。

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情感,给人以深思。通过橘子的栽培过程,诗人寄托了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关注。整首诗词以寓意和隐喻的手法构建了丰富的意象,引发读者对于诗意的思考和赏析。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送客渐稀城渐远,归途应减两三程。

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

神仙何处。若有宿缘须□□。□□□□。不在山林及市朝。丹炉休守。须信人人皆自有。此外非真。莫认凡砂与水银。

前年种垂柳,已复如许长。长条莫攀折,留待映沧浪。

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

旌旗翻日淮南道,兴罢归来雪一船。正有佛光无处着,独将佳句了山川。

默而静专,体之妙全。情尽性传,心空觉圆。閒閒游幻世,了了应尘缘。灯笼露柱浑机用,翠竹黄华总说禅。

枝枝六出试新妆,色界何曾识许香。只道单传餐玉诀,不知还解服硫黄。

昔年相见尚儿童,今日同游鬓欲翁。佳处山川总如旧,见君如见紫阳公。

珍馆莱衣侍,佳城孟母邻。去来哀我异,孝爱死生均。宠渥昭宸翰,丰功勒翠珉。白莲原上路,指日万家春。

玉笛床头取次横,自吹头管按新声。梨园旧谱今何在,一段风流画得成。

底事更深睡不感,惜花爱月两关情。黑甜一枕虽云美,未省人间有此清。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乡春。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杳杳旧踪寻不得,茫茫遗恨有谁穷。长安败绩谁怜汝,灞上收声未到公。

路入清溪第二湾,东风犹自逗馀寒。白云粘地扫不去,黄叶恋枝吹未乾。沙上湿痕谁涉水,天边长啸独凭阑。道人酒意无醲薄,饮尽携琴月下弹。

生身有五乐,居洛有五喜。人多轻习常,殊不以为事。吾才无所长,吾识无所纪。其心之泰然,奈何人了此。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

颜子昔短命,仲尼惜其贤。杨生亦好学,不幸复徒然。谁识天地意,独与龟鹤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